阅读提示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加剧,空巢老人数量快速增长。如何让他们老有所依、老有所乐成为应对人口老龄化的重要问题。解决空巢老人养护难题,各地正在积极探索,在不断实践中实现老有颐养、老有所乐。
尖草坪区南寨街道朝阳社区是太原市典型的“老龄化社区”,在该社区2271户6077名居民中,60岁以上的老人有3000余名,其中有2000余名老人的子女常年不在身边,过着“空巢生活”。朝阳社区党支部从共享经济中得到启发,从2021年10月起,组建了一支由社区党员牵头的“共享儿女”志愿服务队,为空巢老人填“空”,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这支志愿服务队成立1年多以来,吸纳了来自社区党员、网格员、社区卫生服务站医生、周边门店工作人员、大学生等135位“共享儿女”,其中有共产党员57名。他们像老人的子女般,提供生活物品采买、生活照料、精神慰藉、日常保健等服务。如今,已有121位空巢老人享受1200余次服务。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郝国英说:“社区是党和政府联系、服务居民群众的‘最后一公里’,我们抓住社区居民最关心的事情,破解社区治理的难点问题,通过联系群众、发动群众、服务群众,解空巢老人难题,让党建的根基扎根于群众之中,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共享儿女”共享爱
“共享儿女”始于一家一户的“敲门行动”。这次行动“敲”出了一条重要讯息:社区内有2000余名老年人常年过着“空巢生活”。“作为基层党组织,群众的需求永远是党员奋斗的目标。”刚刚担任朝阳社区党支部书记的郝国英时常挂念着辖区内老人的养老、照护等需求,在社区党员的牵头下,2021年10月,“共享儿女”志愿服务队应运而生。
“张大爷,您今天心情怎么样?这是您要的蔬菜和药品,您有啥需求,随时给我发微信就好!”张大爷是朝阳社区的空巢老人,独居在东安苑单身楼,由于腿脚不利索,下楼采买物品很不方便。荆娟丽是朝阳社区的一名网格员,也是“共享儿女”志愿服务队中的一员,她日常负责单身楼的事宜,张大爷便是她重点关注的对象。“张大爷常年一个人在家,我很担心他。作为朝阳社区每个家庭的‘二姑娘’,能为社区的老年人服务,我心里暖暖的。”每周上门和网格里的每位空巢老人聊天、代买生活用品、打扫卫生等服务成了荆娟丽的日常,居民们亲切地喊她“二姑娘”。
“国英啊,你康大姐从床上摔下来了,我扶不起来,你们快来帮帮我!”前不久的一天深夜,社区内的赵大爷着急地拨通了郝国英的电话。郝国英立马赶往赵大爷家中,跟随“120”赶赴医院,并对老人悉心照顾。眼下,康阿姨逢人就夸赞:“‘共享儿女’就是我的‘儿女’,我的亲人就在身边。”
每逢传统佳节,粽子、月饼、元宵等饱含浓浓节日味道的美食便通过“共享儿女”送到了空巢老人手中,空巢老人与“共享儿女”度过了一个又一个欢乐喜庆的传统佳节。
不是儿女却胜似儿女。在社区党支部的引领下,越来越多的在职党员、社区居民报名加入“共享儿女”的队伍中。老党员张黄明以身作则,以老助老,常年带着自己的“工具”上门免费帮社区里行动不便的老人理发、磨剪子、磨刀;诊所大夫王全富定期上门为老人量血压、测血糖;退役军人李连贵常年帮老年人修理小家电、管道疏通、维修老化电路……这些“共享儿女”化小爱为行动,用爱与真诚填满了老年人的空巢。
空巢老人不“空心”
凭借爱与责任,“共享儿女”志愿服务让社区居民赞不绝口。越来越多的老年人认可了“共享儿女”,但郝国英并没有满足现状,而是想要为空巢老人提供更为精准的服务。经过摸排,郝国英发现,社区内无人陪护、无人慰藉的空巢老人社会交往和与人交流的能力在不断下降,长此以往,空巢老人的孤独感会越来越强烈。为了消减空巢老人的孤独感,朝阳社区开展了一系列行之有效的社会活动来加强与空巢老人的情感连接。
朝阳社区党支部就是空巢老人的“大后方”。党支部总结经验,提出要以老人的需求为导向,结合志愿者自身实际,为老人安排最适合的“儿女”,组建长效结对认亲的“爱心家庭”。
填糯米、封口、捆扎,粽叶在老人和“儿女”的手中飞舞,端午节时,老带青的包粽子活动在社区其乐融融地展开,现场欢声笑语不断。在朝阳社区推动下,每逢节假日,社区内爱好文艺的“共享儿女”志愿者们就以老人喜闻乐见的情景剧、歌舞、诗朗诵等形式在社区开展文艺表演,空巢老人们常常聚在一起观赏节目,畅谈幸福。“自从有了‘儿女’,生活越来越多彩了。”李阿姨高兴地说。
常年独居的高阿姨性格变得孤僻,“共享儿女”贾杉杉及时介入,常陪她聊天、下棋、散步……“‘女儿’杉杉陪我唠家常排遣寂寞,有人陪真幸福。”高阿姨的性格也渐渐开朗了起来。
今年夏天,一碗败火的绿豆汤、一份洗净切好的水果时常会送到王大爷家中,独居的王大爷,每天都期待着他的“女儿”赵燕飞“回家”。自从王大爷有了“女儿”的陪伴,家里多了生机和活力,王大爷也不再因为独居而孤单。
儿女不在家,朝阳社区“共享儿女”提供心贴心服务,确保每周至少看望独居老人5次、空巢老人3次,他们用儿女般的关怀消减了空巢老人的孤独感,让空巢老人不“空心”。
朝阳社区“夕阳”情
“共享儿女”活动想要长效推行下去,一套成熟完善的机制不可或缺。经过社区党支部组织“共享儿女”成员共同探讨,朝阳社区制定出“共享儿女”服务长效机制。该机制通过划分家庭类型、健全机构设置、激励志愿者等方式让更多的居民走进空巢老人家中。
朝阳社区将空巢老人划分为4种家庭类型,并分类建立档案,细化帮扶措施。对小康型家庭,以丰富其精神生活为重点,突出老有所学;对独居型家庭,以倾听和陪伴为重点,突出老有所乐;对失能型家庭,以日常生活照料为重点,突出老有所养;对贫困型家庭,以定期走访慰问、解决实际困难为重点,突出老有所依。在精细的帮扶措施下,每个类型的家庭都有了属于自己的新“儿女”。
“我每个月的退休金都是‘女儿’王茜云领回来的,有啥大事小情的一个电话拨过去,立马就来帮我解决,我的生活都离不开她了。”视力残疾的郭阿姨感慨。
“大家不仅要和老人多说说话,更要学会去倾听,对老人来说,有时候听比说更重要。”在新成立的“共享儿女”工作站内,郝国英正对“共享儿女”进行服务能力“培训”。据郝国英介绍,这个小小的工作站要承担社区志愿者的招募、注册、培训等服务。成立的志愿服务点会明确“共享儿女”的职责,协调好各项养老服务活动,只要一通电话,就会选派合适的“共享儿女”去满足老人的日常基本需求。
一套保障机制能充分激励志愿者的热情,“让德者有得”。在朝阳社区党群服务中心3层的“志愿服务爱心银行”里,摆满了牙膏、洗衣液等日常用品,据朝阳社区志愿服务站的负责人张秀莲介绍,“共享儿女”实行志愿服务积分制,以日常服务记录、服务对象评价为依据进行爱心积分管理,用“社区总行”“网格支行”“个人银行”三本积分“存折”来“存储”积分,只要达到兑换标准,“爱心银行”的物品任意兑换。此外,该社区还会对“共享儿女”颁发荣誉证书、予以表彰,并为“共享儿女”所在的单位或学校作推荐,争取评先评优等机会。
在朝阳社区,空巢老人需要的地方总有党徽在闪耀。“作为基层党组织,为空巢老人提供服务、送去关怀是我们朝阳社区党支部的职责,我们有能力为老服务、为老解忧,用责任与爱来填满老人的空巢,让老人在朝阳社区感受‘夕阳’情。”郝国英说。
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