慈善事业是党的为民宗旨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实践,是社会文明进步的重要标志。日前,我省召开第一届“山西慈善奖”表彰大会,对于推动慈善事业发展、培育现代慈善文化有着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必将更好地激发和汇聚慈善力量,不断开创山西慈善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
慈心为人,善举济世。中华慈善文化传统源远流长,从儒家的“仁者爱人”到墨家的“兼爱天下”再到佛家的“慈悲为怀”,数千年的文明进程中,中华民族形成了以乐善好施、扶危济困、助人为乐等为特征的优秀文化,发挥着陶冶情操、启迪思想、凝聚人心的积极作用。推动新时期慈善事业健康发展,要继承中华传统文化中的优秀慈善思想,深挖三晋文化中的慈善元素,让慈善文化历久弥新。
现代经济社会在发展,慈善文化也有了新的内容诠释和价值体现。在脱贫攻坚、乡村振兴、疫情防控、应急救灾、医疗救助等一线,志愿者勇毅前行,爱心物资源源不断;在扶弱济困、扶老助幼、扶智助学、扶病助医等领域,来自社会各界的爱心人士常年如一日,力所能及地奉献着“兼济天下”的力量。
首次颁发“山西慈善奖”,对于我省慈善事业发展有着里程碑意义,更重要的是,通过宣传表彰慈善典型,可以有效传达“慈善无大小,人人皆可为”的理念,进一步增强大众做慈善的荣誉感和使命感,推动慈善文化深度融入生活。
人人向善,人间大美。培育现代慈善文化,符合我省慈善事业发展愿景,顺应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期待。要丰富载体,常态化开展“中华慈善日”“山西慈善宣传周”等活动,继续完善和实施“山西慈善奖”的评选表彰,推动慈善文化进社区、进学校,营造社会公众关心、支持和参与的浓厚氛围。要搭好平台,大力推进慈善文化阵地建设,发挥山西慈善博物院展示、宣传慈善文化的作用,创建主题公园、教育基地、特色小镇等慈善文化地标。要用好项目,加强对优秀慈善项目的支持,引导慈善组织和慈善力量积极参与乡村振兴、转型发展等事业,打造慈善项目品牌,持续提升慈善事业的公信力和影响力。
爱出者爱返,福往者福来。培育具有山西特色的现代慈善文化,弘扬慈善精神,宣传慈善典型,让公益的能量不断传递,让慈善成为人民群众的内在价值选择,定能推动全省慈善事业取得长足进步,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
李泽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