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张临山)全球能源革命看中国、中国能源革命看山西。9月7日上午,山西能源革命成果和案例发布会在山西潇河国际会展中心盛大启幕。发布会以“肩负能源使命 深化能源革命”为主题,聚焦山西近年涌现出的能源革命成果,共话能源革命时代声音,共襄能源转型绿色发展盛举。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吴伟,国家发展改革委体改司副司长陈雷出席并致辞。
开展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既是山西在能源安全、绿色转型等方面为全国探路子的历史责任,也是走好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之路的必然选择。本次会议由山西省政府主办,省发展改革委承办,山西省太阳能协会、国际能源网协办。山西各市政府、省直相关单位领导,有关企业、科研院所代表约400人参加发布会。
省发展改革委党组成员、副主任闫中立作了山西能源革命成果和典型案例发布。发布会总结了我省近年来在能源消费、能源供给、能源技术、能源体制革命以及能源开放合作中具有典型性、示范性的特色亮点和经验做法。
发布会表示,中央试点意见赋予山西全国能源革命“试验田”的历史使命。省委、省政府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作为根本遵循,坚定扛起重大使命,在国家发展改革委等部委支持下,推动工作取得重要阶段性成果,形成首批57项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在一些领域为全国能源革命作出先行示范。4年来,山西锚定“五大基地”战略定位,煤炭产量连续三年全国第一,外送电量全国第二,新能源和清洁能源发电量占比接近30%。在统筹节能减污降碳协同增效、树立能源革命的关键技术创新理念、用足用好先行先试法宝、发挥太原论坛重要作用等推动能源革命方面均取得了阶段性进展,实现山西从“煤老大”到“全国能源革命排头兵”历史跨越。
发布会上,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曹阳作了《践行“四个革命、一个合作”能源安全新战略 奋力建设新时代世界一流绿色低碳能源企业》的案例分享,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原局长徐锭明,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中心主任熊华文作了主旨演讲。
国能能源研究院院长张福龙,山西交通控股集团董事长武艺,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总经理祁太元,晋能控股集团副总经理侯益铭,华新燃气集团副总经理王振彪,华润电力北方大区总经理李端平,山西双良再生能源产业集团常务副总裁杜彦青从企业视角看能源革命,进行了高端对话。
发言摘要
未来能源做到“四个不断”
国务院原参事、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局原局长 徐锭明
能源安全是国家安全的基石,能源革命是国家发展的基石,不推进能源革命无法确保能源安全,不保证能源安全无法推进能源革命。未来能源是数字能源、太空能源、绿色能源、高维能源、永续能源。山西要全面发展太阳能、风能、生物质能、空气能、地热能,建立绿色能源体系。
虚拟电厂有可能变成电力大脑,能源要从三要素变成四要素,从能网荷,变成能网荷储,建立生态体系。现在电力系统是从电源端调度输与荷,而未来科技则会用电负荷去调度源与输。未来能源必须做到四个不断,永不中断的能源,永不中断的网络,永不丢失的数据和永不丢失的诚信。
推动煤电、煤炭、新能源融合
国家发展改革委能源研究所能源环境中心主任 熊华文
在“双碳”目标引领下,我国能源绿色低碳转型成效明显,非化石能源加快开发利用,化石能源清洁高效开发利用取得积极进展,新型电力系统建设稳步推进,能源转型支撑保障不断加强。
山西以强化“三个着力”,在“八个坚持”和“八个持续”上下功夫,坚持“五个统筹”,加快五个基地建设,提出总体思路和方向。如何平衡短期内能源安全保供与长期的低碳化发展方向是需要考虑的现实问题。山西要逐步从以煤电为主的电力外送,逐步向以可再生为主的绿色煤炭转型,煤炭转型升级是必由之路,也是必然要求。作为煤炭大省,大力开发新能源,并不矛盾,山西能源综改试点过程中要推动煤电、煤炭、新能源进行融合。能源转型不能一蹴而就,需要循序渐进,一个阶段一个阶段往前走,每个阶段都有独特规律,不能轻易跨越。
坚定“转、增、拓”三字诀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董事长 曹阳
能源是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有限公司坚定“转、增、拓”三字诀——煤电在“转”上发力,新能源在“增”上发力,储能在“拓”上发力。迄今为止,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是全国能源领域最大的中外合资企业,目前运营火电机组1172万千瓦,运营在建新能源装机347万千瓦,城市污水日处理量50万吨。
山西国际能源集团正在推动单一煤电向光伏、风电、储能等多能驱动转变,通过构建绿色能源多元供给体系,积极探索源网荷储发展模式。集团正通过加强煤电机组灵活性改造、加快省内外风电光伏项目储备建设、开发一批集中储能项目、聚焦生产减污降碳、加大技术研发投入、积极参与电力市场交易、加强国际合作等方式,聚焦产业转型,打造绿色低碳发展典范。
打造“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山西样板
山西交通控股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 武艺
科技创新是绿色低碳发展的关键支撑,以山西能源革命综合改革试点为契机,山西交通控股集团坚持把绿色低碳理念贯穿于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规划、设计、建设和运营全过程,推动前沿技术在高速路的深度应用。
我们先后就绿色低碳开展了68项科研课题,获得了国家和省部级科学技术奖20项,授权国家专利227项,促进了公路建设运营绿色化、智能化发展,积极打造了“高速公路+光伏发电”山西样板。
目前,全集团已建成分布式光伏总装机容量10.74万千瓦,累计发电9293万千瓦时。
公司还在高速公路部署充(换)电基础设施建设,已在132对服务区和3个收费站,累计建成充电基础设施834台,实现了服务区充电桩全覆盖。公司还通过多措并举推进高速公路运营节能减排,建成了全省首个近零碳服务区和零碳收费站。
文字整理:本报记者张临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