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版:健康

着力保障患者手术质量安全

  国家卫生健康委日前发布《手术质量安全提升行动方案(2023—2025年)》(以下简称《方案》),提出利用3年时间,进一步完善手术质量安全管理体系,形成科学规范、责权清晰、运行顺畅的管理机制。
  近年来,我国医疗机构开展的手术种类中位数和手术例次数快速增长,手术方法不断改良,手术质量安全水平稳步提升,但包括手术并发症、麻醉并发症等在内的负性事件发生率在少数医疗机构呈上升趋势,需要进一步加强科学管理。
  为有效提升医疗机构手术管理能力,《方案》从术前、术中、术后风险管理和系统持续改进等4方面提出15条具体举措。在术前,医疗机构要围绕手术风险、手术人员能力、患者风险加强评估与管理,科学制定手术方案并做好术前准备。在术中,医疗机构要围绕手术设备和设施、手术人员及环节、患者与手术过程等核心要素和环节加强核对核查,防止出现差错。在术后,要以精细管理为抓手,做好转运衔接、即时评估、恢复管理、出院指导等工作,保障患者术后康复。同时,完善手术分级管理机制,建立健全手术安全持续改进机制,从系统管理层面保障手术安全。
  惟有真正以患者为中心,聚焦手术质量安全的关键点和薄弱环节,持续强化全流程风险管理理念,科学细化监测指标要求,坚持惩戒追责与总结经验“双管齐下”,积极构建长效运行机制,才能全面提升医疗机构手术质量安全管理水平,及时发现和消除手术质量安全隐患,切实保障患者健康权益,提升群众就医获得感和安全感。

邬帅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13期

  • 第2023-09-12期

  • 第2023-09-11期

  • 第2023-09-10期

  • 第2023-09-09期

  • 第2023-09-08期

  • 第2023-09-07期

  • 第2023-09-06期

  • 第2023-09-05期

  • 第2023-09-0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