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旅游

长影旧址:挥不去的影像记忆

  入秋的长春,风光旖旎。蓝天白云下的长春市朝阳区红旗街1118号,长春电影制片厂旧址博物馆(以下简称“长影”)近一个世纪的老式建筑,映入眼帘的瞬间便勾起不少人的往事记忆,尤其是三位昂首挺胸的“工农兵”形象,对于70后、80后来讲代表着自己对电影的初识。长影是新中国电影事业发轫、进步、繁荣之地,不仅是新中国电影的摇篮,也是广大影迷和游客来到长春必“打卡”的重要文化地标之一。
  长影为4A级景点,现场购票90元/位。打算去伪满皇宫博物馆的也可以花99元购买两个景点的联票。其周边公共交通便捷,景点拥有停车场,园区不是很大,但是对外开放的区域并不小,包含长影电影艺术馆、长影摄影棚、长影洗印车间、长影电影院、长影音乐厅和配套的长影文化街区。为了让人们能够真切地感受到当时的艺术氛围,博物馆还原了许多时代元素,尤其是结合图片、光影、4K、5G、AI等现代技术布置的展馆,让人置身在展馆,既像观众,也似演员,浑然融为一体。
  众所周知,长春不仅是我国著名的老工业基地,还是新中国最早的电影制作基地,长影就是新中国第一家电影制片厂,因此有着“东方好莱坞”的美誉,累计创作拍摄译制各种影片3300多部,用银幕故事伴随了几代中国人的成长,也承载了一代又一代电影人的青春。博物馆是长影集团在完整保留1937年原“满映”建筑的基础上本着“修旧如旧”的原则修缮完成的。
  穿过那道充满时代特色的长影大门,迎面可以看到一座毛主席雕像,创作于1968年,整座雕像为白水泥材料,造型逼真。园区处处是“工农兵”剪影形象,它不仅是电影开头的片段,也是长影的厂徽,是长春电影制片厂最有代表性的标志。
  走进博物馆,沿着光影的痕迹,便可以穿梭到了那段百转千回的电影年代。长影历史可以追溯到伪满洲国,当时伪满洲国在日本人的主导下建立了“满映”。1945年日本投降,东北电影公司成立,1955年正式更名为长春电影制片厂。随后,长影创造了中国电影史上的许多个第一,比如第一部木偶片《皇帝梦》、第一部科教片《预防鼠疫》、第一部动画片《瓮中捉鳖》、第一部短故事片《留下他打老蒋》、第一部长故事片《桥》、第一部译制片《普通一兵》,缔造了中国电影的黄金时代。此后,几十年来,长影一直是中国电影生产的重镇,大量的经典电影从这里走向全国,《上甘岭》《英雄儿女》《开国大典》……这些伴随我们成长的优秀影片和创作经历在长廊里娓娓道来。
  整个展览馆印象最深刻的便是时空之门,昏黄的走廊两旁挂满了老电影的海报,顶部射灯组成了一扇银色的大门,一层叠着一层,既有时空穿越之意境,也有朦胧迷离的怀旧意境。在这一条道路的尽头用射灯再现了以前人们走进电影院的场景。展览馆巧妙地利用不同屏幕,呈现出经典电影的某些场景,并将主创人员的信息介绍与背景画面有机结合。
  当然,这里还有影视播放厅,透过大屏幕看得更真切,不过这里是固定播放的。长影是长春一张靓丽的名片,如果你去长春,一定要去看看,尤其是爱好电影的人,绝对不虚此行。

任志霞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09-24期

  • 第2023-09-23期

  • 第2023-09-22期

  • 第2023-09-21期

  • 第2023-09-20期

  • 第2023-09-19期

  • 第2023-09-18期

  • 第2023-09-17期

  • 第2023-09-16期

  • 第2023-09-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