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树名木被誉为绿色“活化石”,一圈圈的年轮记录着历史的脉络,是岁月流逝、时代变迁的见证者和讲述者,是不可再生的自然文化遗产。对古树名木的保护,也体现着一座城市、一个地方的文明程度。在这一点上,太原市的做法无疑值得称道。
作为不可多得和不可再生的稀缺资源,我国不断加强保护古树名木力度,2000年印发了《城市古树名木保护管理办法》,2015年出台《关于加快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意见》,要求切实保护珍稀濒危野生动植物、古树名木及自然生境;2019年全国人大常委会修订森林法,将保护古树名木作为专门条款,成为国家依法保护古树名木的里程碑。
我省古树名木资源丰富,近年来采取了一系列创新举措开展古树名木保护,取得了积极成效,去年8月1日起开始实施的《山西省城市古树名木和城市大树保护管理办法》,明确对城市规划区内的古树名木、古树后备资源和城市大树实行分级保护和管理,对城市古树名木、古树后备资源和城市大树实行养护责任制,名木和树龄在300年以上的古树实行一级保护,鼓励挖掘提炼城市古树名木自然生态和历史人文价值,倡导全民保护。可喜的是日前我省6株古树3个古树群入选全国100株最美古树和100个最美古树群。
一棵棵古树就是城市的一段段记忆,是城市历史文化的沉淀符号,蕴藏着丰富的政治、历史、人文资源,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文化、生态、科研和经济价值。保护古树名木,就是保护我们的文化遗产。今年7月25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省广元市剑阁县翠云廊考察时强调,要把古树名木保护好,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好。可以说,保护古树名木,不仅仅是留住了几棵树几片绿叶,更重要的是在追求人与自然和谐进程中让人们进一步树立了敬畏自然、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生态理念。
有人说,一座缺少古树名木、只剩下钢筋水泥的城市一定是单调乏味的。保护古树名木,就是守护我们的美丽家园。古树名木不仅具有自然生态方面的价值,更是城市历史文化的一种载体,承载了人们的乡愁情思,是我们所有人共同的财富,需要广大市民积极参与,共同守护我们美丽的城市家园。这是一种责任,更是一种情怀,因为在繁华的街道、穿流的车辆、炫目的灯光中,这些历经数百年今天生命力依然旺盛的古树早已不仅仅是树,它们已经成为历史沉淀在城市里的一道别样风景。
与古树相依相惜,正成为城市生活发展的一种新方式。
康梅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