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9版:政法

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北川河西路特勤站站长助理宁志成——20年练就灭火救援“尖刀”

  在秋风飒飒的训练场上,一群身着“火焰蓝”的消防员笔直站立,迎接着晋升培训的洗礼……这是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中高级消防员晋级晋衔培训的场景。正在带领学员训练的教练员是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北川河西路特勤站站长助理宁志成。
  2002年12月,18岁的宁志成离开山东枣庄老家,入伍成为吕梁消防的一名消防兵,与革命老区吕梁结下不解之缘。“入队以来,宁志成始终严格要求自己,苦练专业技能,凭借着坚定的信念和顽强的毅力,不断挑战身体极限,练就了一身过硬的本领。”队友们纷纷这样评价他,他却总把“当兵就要当尖兵”挂在嘴边。因为业务素质高,他承担了支队大量专业技能训练工作,通过细致的思想工作、耐心的示范指导,大大激发了指战员练技能、强本领的热情,促进了指战员业务水平的提高。
  在一次支队组织打造的“三晋消防铁军”集训队中,他再一次暗下决心绝不辜负大家的期望。训练中,他主动找来沙袋绑在腿上负重训练,这一绑就是几个月,战友们看他如此拼命,无不敬佩。也正是由于训练太过投入,宁志成落下了膝盖疼、腰疼的毛病。功夫不负有心人,在2010年4月份的打造“三晋铁军”比武竞赛中,宁志成获得了双杠二练习项目第一名、单杠二练习项目第二名、双杠一练习项目第三名。
  凭借过硬的业务素质、扎实的理论知识,宁志成还多次代表吕梁支队被总队抽调负责全省基层指战员培训。从2015年起,他连续三年参加培训,为全省培训基层消防指战员3000余人。
  练就过硬的体能素质和专业技能,才能在人民最需要的时候挺身而出。有一年,离石高速西口发生一起核载24吨粗苯的罐车泄漏事故。由于苯的挥发性大,暴露于空气中很容易扩散。人和动物吸入或皮肤接触大量苯会引起急性和慢性苯中毒。同时,苯是低闪点易燃液体,遇火源很容易发生燃烧或爆炸。面对中毒和爆炸的双重危险,宁志成没有丝毫胆怯,他将个人安危置之度外,穿好防护服,快速走向喷涌而出的罐车泄漏点,成功进行了堵漏。随着罐车泄漏点的成功封堵和所漏粗苯的及时清理,这起重大突发事故被成功处置。
  像这样的救援任务还有很多。在7000多个日夜里,宁志成参加了1300多起灭火战斗、600多起抢险救援,营救被困人员120余人。先后被应急管理部消防救援局评为“优秀士兵”,被山西省消防总队评为“十佳优秀义务兵”“安全先进个人”“优秀党员”“全省灭火救援尖兵”,用模范行动践行消防队员的使命担当,成为吕梁市消防救援支队的一面旗帜。
  自古忠孝不能两全。作为家中独子,入伍以来,宁志成很少回山东老家。即使回去,也只能匆匆来去,无法好好陪伴和照顾年迈的父母。2021年7月,宁志成趁着孩子暑期回老家看望父母,才得知父亲前段时间遭遇较为严重的车祸,头部和腿部全受了伤,在枣庄市立医院治疗一个多星期,后又在家休养了好几个月。其间,全由姐姐、妹妹照料。父母怕影响他工作,一直瞒着他,当他知晓这一切,只有用满脸的泪水洗刷心中的愧疚。
  父母家人的深明大义,是宁志成在工作中忘我付出的动力源泉。疫情期间,他一直坚守岗位执勤,虽然家与单位隔窗相望,但他两个多月都没有回家,接送孩子、教育孩子的事只能由妻子承担。一次,妻子抱着孩子远远地望着训练场,孩子突然带着哭腔大声喊爸爸,他只好偷偷转过头去,将眼中的泪水一把抹掉。
  20年出生入死,20年忠于职守,20年不懈追求!他是灭火救援现场的“尖刀”,他是训练竞技场上的“觇标”,他充分发挥了“关键少数”的关键作用,用青春和热血,诠释着对党和人民的无限忠诚,让吕梁精神在新时代火焰蓝队伍里闪现出了新的光华,成为吕梁全体消防救援人员心中的标杆和楷模,谱写了一部新时代消防人不忘初心、勇于拼搏的非凡传奇。

本报记者闫书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11期

  • 第2023-10-10期

  • 第2023-10-09期

  • 第2023-10-08期

  • 第2023-10-07期

  • 第2023-10-06期

  • 第2023-10-05期

  • 第2023-10-04期

  • 第2023-10-03期

  • 第2023-10-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