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指挥部,统筹五个工作组,指导五个工作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这是盂县司法局社区矫正中心当下管理运行的“一五五”工作新模式。今年3月份,盂县司法局“智慧矫正中心”建成并投入运行。如何高效发挥社区矫正中心作用,成为需要面对的新课题。
盂县司法局局长王永斌告诉记者,司法局参与社区矫正工作的人员编制数量少,专业素质差距大。与此同时,全县13个乡镇司法所社区矫正工作人员和社区矫正对象的比例也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社区矫正作为一项刑事执行工作,长期以来,其从业者面对着巨大的工作责任和压力。
在不委托司法所这一前提下,盂县司法局从“统合人员、集约管理”角度出发,大胆尝试,破旧立新,扬长避短,展开了一场变革性的调整。
结合城市化快速发展背景下人们不断涌向县城发展的社会实际,将原先分散在司法所开展社区矫正工作的工作人员和接受矫正的社区矫正对象全部纳入县级社区矫正机构直接管理。完成人员归集后,在管理运行上进行了充分的设计和优化。首先,区分社区矫正对象的不同类型并兼顾其居住地域位置设置了东、西、南、北、中五个工作区,由年纪较长且经验丰富的“老所长”担任区长,负责统筹开展各区社区矫正对象日常矫正工作。然后,区分社区矫正的工作程序设置了调查评估、监督管理、教育帮扶、执法审批、综合协调五个工作组,并在五个工作组之上设置了一个指挥部。五个工作组由年轻敢干且专业对口的“助理员”担任组长,指挥部则由县局社区矫正管理股股长担任,工作组负责收集汇总数据、做好上传下达,协助指挥部指导五个工作区开展社区矫正工作。
通过一系列调整设计,盂县社区矫正机构充分运用建成的社区矫正中心,使社区矫正工作做到上下贯通,总体融合,个体灵活,不仅将合适的人放在了合适的位置上开展工作,也最大程度上实现了监管比例的均衡,平衡了工作人员的工作负重,调动了社区矫正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促进了盂县社区矫正工作的良性发展。
本报记者白雪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