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让青少年与传统文化实现双向奔赴

  看大美山西,享文化盛宴。参观第六届山西文博会,一系列精彩纷呈的参展项目让人流连忘返。与此同时,一队队头戴小黄帽的小学生、一拨拨身穿汉服的年轻人、一只只憨态可掬的吉祥物玩偶、一处处热情高涨的打卡集章现场令人耳目一新。文博会上涌动的科技感、国潮风、年轻态吸引越来越多青少年前来逛展,成为青少年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奔赴”的生动见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根基。”种树者必培其根,种德者必养其心。青少年阶段是人生的“拔节孕穗期”,是价值观形成和确立的关键时期,如何“扣好人生的第一粒扣子”,优秀传统文化的浸润和滋养至关重要。让优秀传统文化照亮青少年成长之路,一方面要守正创新,让传统文化实现青春化、创新化表达;另一方面要循循善诱,让青少年在潜移默化中接受文化熏陶,感悟中华文化之美,让优秀传统文化深植于内心,成为他们文化自信的源泉,激发他们文化传承的自觉。
  营造氛围,让更多平台成为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第二课堂”。近年来,优秀传统文化频频“出圈”,进入大众视野。从电视节目《典籍里的中国》、国漫电影《长安三万里》,到三星堆“上新”、故宫IP火爆,再到杭州亚运会充满东方神韵的开幕式,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时代光彩与独特魅力。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重大战略任务,需要更多的公共文化机构如图书馆、文化馆、博物馆、美术馆等主阵地挑起大梁,也需要更多像亚运会、文博会这样的大型活动平台将浓浓的“中国风”镶嵌其中,还需要更多的景点景区做好“以文塑旅,以旅彰文”的文旅融合大文章。本届文博会上,亲手拓一幅传统的木版年画、与青铜鸮卣为原型设计的吉祥物合个影、听陶瓷乐队用陶瓷演奏一曲美妙的音乐,都成为青少年与传统文化邂逅的美好瞬间。为青少年打造一个彰显三晋璀璨文化的窗口,人文景点、文化场馆、文博会都大有可为。
  科技赋能,让优秀传统文化“活起来”“潮起来”。戴上AR眼镜观赏博物院青铜艺术、拿起手机扫码进入逼真的云冈“元宇宙”空间……第六届山西文博会上,一系列科技感十足的参展项目受到青少年的热捧。“传统文化+数字技术”既有助于历史文化遗产的保护传承,又能推动文化产业迭代升级。要加快促进数字技术和文化深度融合,加快发展新型文化业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业态,让那些原本珍藏在橱窗里的文物、陈列在大地上的遗迹、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活起来”“潮起来”,为青少年提供沉浸式体验空间,在体验中亲近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融入教育,让校园成为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创新的热土。山西历史文化资源得天独厚,翼城花鼓、左权小花戏等国家级非遗就植入了当地中小学教学中,中阳剪纸、孝义皮影木偶也进入到吕梁学院的教学和研究当中。如何将优秀传统文化润物无声地融入校园中,更好发挥涵养家国情怀、提升人格修养的育人功能,仍需要各阶段学校不断探索创新。
  青年兴则国家兴,青年强则国家强。新时代青年生逢盛世,理当更好担负起新的文化使命。推动青少年与优秀传统文化“双向奔赴”,相互赋能,就一定能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陈力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3期

  • 第2023-10-22期

  • 第2023-10-21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8期

  • 第2023-10-17期

  • 第2023-10-16期

  • 第2023-10-1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