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以“农业”为底色 以“特色”为品牌 以“融合”为路径

农文旅深度融合绘就左云乡村振兴新画卷

  本报讯 深秋时节,左云县省级风景名胜区摩天岭长城沿线万物竞秀,层林尽染,游人如织。畅、安、舒、美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干支相连,四通八达,把沿途农村、景点串联起来,犹如一条条彩带,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相映生辉,构成了一幅幅看得见青山、留得住乡愁、依路而歌的“乡村振兴图”。
  “都说塞上秋来风景异,来这里旅游,看到的是漫山金黄,感受到的却是一股历史英雄气,走在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上,途经沿路的村落古堡,这种体验好得说不出来!”10月26日,从北京开车来大同旅游的吕毅心一家人,特意走上了这条长城旅游之路。
  今年,大同市文旅局整合乡村旅游资源,推动乡村旅游升温,助力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推出10条乡村旅游精品线路。其中,左云县的“长城边塞文化公园”之旅在满足游客观光体验的同时,也打响了管家堡羊肉、威鲁麻糖、保安糕面、康香源胡麻油等品牌,盘活现有资源,让村民们捧起了乡村旅游的金饭碗。
  管家堡乡金家沟村边上的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两侧,一个环境优美、小巧精致的露营地镶嵌其中,这是该乡因地制宜特地打造的长城小镇。“今年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吸引了不少游客,旅游旺季平均每天客流量能达到5000人次。”长城小镇负责人李靖说道。
  左云县境内文化旅游资源富集,农耕文明、草原文明、西方文明、中华文明在这里交汇碰撞。近年来,左云县紧紧抓住长城国家文化公园和全省长城旅游板块建设重大机遇,随着长城一号旅游公路的建设,同时启动了慢行系统、服务系统、景观系统、信息系统四大配套系统工程建设,以旅游公路为线,把旅游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了以摩天岭风景名胜区为代表的“长城游”、以保安村为代表的“民俗游”、以五路山为代表的“生态游”,三大特色鲜明的旅游板块互联互通、高效快捷。
  “村里有南禅寺、避水塔等名胜古迹,长城一号旅游公路沿村而过,拓宽了村民的增收渠道。”保安村党支部书记刘成元说,“为了提升长城旅游品牌,我们沿长城一号旅游公路两侧种植了5000亩高粱、荞麦。看看这丰收的景象,既增加了农民的收入,又提升了观赏度,现在观光旅游的人非常多。”
  农旅融合是乡村旅游和休闲农业发展的新模式,是实现产业融合的新手段。依托区位优势,保安村通过盘活闲置房屋、土地,共投资80多万元,建设民宿,推出保安油糕、莜面等特色名吃。游客在这里可以赏美景、住民宿、品地方名吃,体验不一样的乡村生活。
  不仅仅是保安村,借助长城一号旅游公路建设契机,管家堡乡黑土口村在原有古院落基础上修起民宿、建起驿站,推进康养产业发展,全村年接待游客达10万多人次。据管家堡乡党委书记何睿介绍,该乡以路为媒,谋划“路、景、村、业”发展,以交通产业“一路通”带动乡村旅游、特色加工、种植养殖等“多业兴”,受益群众达2.1万人。
  绿水青山、巍巍长城、良田沃野。据统计,今年上半年,全县接待游客23万人次,旅游综合收入比上年提升了23%。左云县以“农业”为底色,以“特色”为品牌,以“融合”为路径,深入推进“农业+旅游+文化”融合发展,引导美丽乡村建设与全域旅游发展共建共享,激活乡村振兴“一池春水”,正在推动“好风景”走向“好经济”迈向“好生活”。(芦燕娟 晏清伟)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5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3期

  • 第2023-10-22期

  • 第2023-10-21期

  • 第2023-10-20期

  • 第2023-10-19期

  • 第2023-10-18期

  • 第2023-10-1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