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深秋时节,吕梁沿黄老百姓种植的红枣迎来丰收。10月24日,柳林县红灵芝鲜枣开发专业合作社的大棚里,枣树上挂满红枣,吸引了众多游客前来采摘。合作社负责人张彦忠告诉记者,得益于对红枣的品种改良、矮化密植,枣树进了大棚,解决了雨季烂枣的难题,他们在红枣产业提质增效上,走出了一条规模化、集约化、精细化种植的新路子。
有着“中国红枣之乡”之称的柳林县,红枣种植面积28万亩,目前已经精管、嫁接改良4万亩,带动2万多农民增收,人均增收3000多元。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建成,打通了柳林县与周边省市的旅游交通网,每年来这里的游客有5万多人。柳林县不断加大红枣产业化发展,“以枣为媒”连续5年举办黄河红枣文化节,提升了“柳林红枣”区域公共品牌知名度,延伸了红枣文旅产业链。
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在让旅游发展起来的同时,也让吕梁更多的“特”“优”农产品走了出去。吕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的第一站——兴县,刚刚被命名为“中国兴县杂粮美食之乡”。当地与中国农科院合作,研究出专门适合酿醋的“京梁糯201”。这几天,正是高粱成熟的关键期,在兴县康宁镇绿色高粱适应性试验种植基地,中国农科院的专家正在查看高粱的长势。
中国农科院作物科学研究所研究员王智告诉记者:“我们核心种子区今年种植了100亩,专门为醋厂提供优质原料。今年雨水比较充足,管理也到位,亩产能达到1000斤以上,总收益达20万元以上。”
目前,兴县的杂粮品种有高粱、玉米、红豆等16种,种植面积接近40万亩。当地采取“龙头企业+合作社+农民”的方式带动了3万多农民,人均增收4000余元。在山西清泉醋业有限公司,记者看到,工人们正在加紧打包发货,公司负责人告诉记者:“我们的产品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从黄河一号旅游公路发往全国各地,今年预计产值将达6000余万元。”
道路通百业兴。在吕梁,黄河一号旅游公路规划建设总里程854公里,覆盖兴县、临县、柳林、石楼等11个县(市、区)42万人,旅游公路全部建成后可连接当地70多个景点、30多个农业特色产业园和315公里红枣经济林带,对助推沿黄地区乡村振兴、百姓增收有着重要意义。(王少科 张德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