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日的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内,汾河自北向南流淌,像一条玉带,随意地舒展在山岭间。阳光下,河水闪烁着五彩的光,河面上不时有水鸟掠过,沼泽地里芦苇随风摇曳,丰茂的水草、朴素的野花与周边多姿的山峰遥相呼应,犹如一幅美丽的山水画。
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是我省20处国家级湿地公园之一,以汾河河道为主体,北以汾河二桥为界,南至庆鲁沟与汾河交汇处,南北延伸20公里,总面积8910亩,湿地面积6190亩,湿地率达69.53%。作为黄河流域重要的水源涵养区和补给区,近年来我省统筹山水林田湖草沙系统治理,全力推进汾河中上游山水林田湖草等国家重大生态修复项目,推动实施了一系列国土空间生态修复工程项目,取得了明显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项目建成至今,汾河长年平均流量稳定在16.2—18.2m³/s,汾河国考断面水质稳定达Ⅱ类水质标准,一泓清水入黄河正在成为现实。
漫步在湿地公园内,汾河河道蜿蜒曲折,岸线自然优美,水面清澈明净,景致怡人秀丽。汾河川湿地公园独特的地理环境,孕育了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为湿地野生动植物生息繁衍创造了极好的条件,湿地生物多样性得到持续改善。据调查统计,目前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区域内共有维管束植物231种,隶属于61科156属,野生脊椎动物26目58科160种,鸟类16目41科114种,包括国家一级保护动物黑鹳、金雕、褐马鸡3种。“现在水质变好了,鸟也多了,偶尔还会看到狍子,冬天还有天鹅来过冬呢……”土生土长的湿地管护员李师傅目睹了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这些年的变迁。时值深秋,随着夕阳西下,湿地被染成暖黄色,层层叠叠的芦苇随风摇曳,黑鹳、苍鹭追逐嬉戏、栖息觅食,尽显浓浓秋意。
环境在变,汾河两岸百姓的生活也在变。湿地公园的建设,形成了以汾河绿色生态长廊为轴心,辐射带动全域旅游的汾河旅游板块,让静乐全域的绿水青山真正变成了老百姓的金山银山。
“公园发挥‘百里汾河川,太原后花园’环境地标效应,带动静乐境内汾河流域综合治理,全局性地优化美化县域环境,推动生态休闲旅游,带动基础设施建设、城乡居民就业、服务业链条式增长,为静乐乡村振兴带来强大助力。”山西静乐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服务中心办公室主任王煜说。
如今,汾河川国家湿地公园通过护水、治污、增绿、扩湿等措施,使汾河流域生态系统得到了有效保护,在补给水量、涵养水源、改善水质及维护湿地生物多样性和调节区域气候等方面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全县在汾河沿线的18个村庄发展汾河水产、庭院经济,吸引游客吃农家饭、住农家屋、垂钓采摘、休闲观光,不仅带动了当地群众经济收入,而且还培育了县域经济新的增长点,使当地产业结构和居民生活方式得到显著改善,有力地推动了县域经济高质量转型发展。
本报记者范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