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是民族生存和发展的重要力量,它为民族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丰厚的文化滋养。历史和现实都表明,一个民族如果抛弃自己的文化,就会失去精神支撑,难以屹立于世界民族之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拥有丰富的营养和智慧,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至关重要。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深入挖掘古籍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在新的历史起点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要想实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就需要赋予其时代内涵。我们应该结合时代条件,继承和发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适合调理社会关系和鼓励人们向上向善的内容,并赋予其新的涵义。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教化思想、道德理念等,对于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我们可以从中汲取有益启迪,为人们认识和改造世界提供指导,为治国理政提供借鉴。同时,其中的价值观念也影响着人们的行为方式,对于培育良好的道德风尚具有重要作用。比如,在哲学思想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独具特色的“中庸之道”“天人合一”“仁爱之心”等思想,不仅是我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核心要素,也是现代文化传承与创新的重要资源,对于推动社会文明进步和人类文明发展,都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在文学艺术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盖丰富多彩的艺术形式,如诗歌、曲艺、小说、戏曲、绘画等。这些艺术形式富有鲜明的地域和文化特色,其中既有具有广泛影响力和经久不衰的经典作品,也有具有深刻内涵的地方性文学艺术形式,这些艺术形式对于传承我国优秀传统文化和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具有重要意义。在道德伦理方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行天下”等思想,塑造出了一种崇高的人文精神,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重要源头。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必须结合现代社会生活和时代特点来加以继承和发展,让其更好地适应现代社会的需求。总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重要的历史遗产,在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等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我们应该充分挖掘和利用这些宝贵资源,让其在新时代继续发挥积极作用。
首先,在创新表达形式上下功夫,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社会相协调、与人们精神文化需求相契合。比如通过各种形式如文学、美术、音乐、电影以及各种载体如报刊、电台、电视台、互联网等,大力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其趣味性及生动性。比如《唐宫夜宴》就是一部成功的创新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作品。该节目通过舞蹈、音乐、服装等多元元素的融合,将大唐盛世的传统文化形象完美地呈现在舞台上,让观众在欣赏“鬓云欲度香腮雪,衣香袂影是盛唐”的别样丰腴身韵审美风姿的同时,感受中华民族厚重的历史和文化。一方面,《唐宫夜宴》在舞蹈方面做了诸多创新,如碎步、细节动作等舞蹈手法与现代舞蹈相结合,更加灵动美观,流畅而不失脉络,给人带来十足的惊喜和感动。同时,表演者们用丰韵的体态、月牙形的妆容等方式,再现了唐朝贵族们的仪态风貌,让人仿佛回到了盛唐时期。另一方面,《唐宫夜宴》还通过“沉浸式”的体验,为观众打造出了一种与众不同的文化体验。总的来说,《唐宫夜宴》是一次成功地创新和传承,融合了舞蹈、音乐、服装等多种元素,得到了广泛关注和认可。
其次,要打造新场景,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飞入寻常百姓家。一方面,要以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了解人民群众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兴趣和需求,通过市场调研等方式获取反馈,有针对性地开展文化推广活动。例如,在社区、学校、街头等人口密集的地方设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区,让人们能够随时接触和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同时要注重创新表现形式和传播方式。探索利用新技术、新媒体手段,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展示、传承和普及到更广泛的人群中;与时下热门的文化内容相结合,如与流行音乐、综艺节目等跨界合作,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新的场景中焕发出新的活力。另一方面,要注重教育和培养后备力量,加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教育普及。通过开设相关课程、组织讲座、举办比赛等方式,培养年轻一代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认同,使他们成为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推动者和传播者。
再次,要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紧密联系起来。在日常生活中,融入一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元素,如穿戴传统服饰、品尝传统美食、举办传统节日庆典等,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成为人们生活的一部分。同时可以通过文化旅游等方式,让人们亲身感受和体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通过打造新场景,我们可以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更好地走进寻常百姓家,让广大人民群众更加了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价值。这不仅能够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和发展,也能够丰富人们的精神文化生活。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需要我们充分挖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赋予其时代内涵,创新表达形式,用时代创新精神激活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生命力,为传统文化注入源源不断的活水,让传统文化以生动鲜活的面孔打动越来越多的现代人,在传播中得以更好地传承。(作者:皖西学院文化与传媒学院 汪国林。本文系安徽省高等学校省级质量工程项目“线上线下混合式课程中国古代文学”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2022xsxx24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