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网眼

移动支付解锁消费新场景

  你有多久没掏出钱包消费了?购物、点餐、打车……移动支付触达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成为了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8月10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发布《中国支付产业年报2023》显示,去年,我国网络支付业务稳步增长,支付机构共完成网络支付业务11278.19亿笔,同比增长2.42%。
  近年来,移动支付行业依托于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技术的不断进步而催生了更多可能性,新场景、新业态、新模式竞相涌现,展现出前所未有的发展潜力。连日来,记者对此进行了采访。

便捷加倍
无感支付黑科技

  使用数字人民币App向商家付款时,只需把锁屏甚至关机、断网状态的手机碰一碰商家POS机,便可完成支付;从无人零售的冷柜中购买商品,消费者通过扫描二维码打开冰柜门挑选货物,拿货成功后关上冰箱门,系统就能识别拿走的物品,自动扣款,真正实现“扫码开门,拿了就走”。
  近年来,在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推动下,移动支付科技迅速发展,金融服务水平进一步提升,越来越便捷的支付方式正在改变着我们的消费习惯,推动着移动支付新时代的到来。
  将手掌在感应光圈轻轻一扫,不到2秒便完成支付,这是发生在太原市迎泽区松庄路唐久便利店的一幕,10月16日,微信刷掌支付落地省城唐久便利店,太原市民张安然在工作人员的指导下,首次体验了刷掌支付。“刚把手伸到机器上方就被感应到了,不需要掏手机,抬手就能付款,科技感十足。”张安然连连感叹。
  10月20日,司机连晨鑫驾车驶出长治市国道环线公路,在崔漳互通与长子快速路交叉口,他查阅“长治环线自由流服务”微信公众号后告诉记者,“我在长治市国道上行驶了一段距离后缴纳的费用是2.26元,全程不需要停车,系统能智能识别、测算我的车型和行程距离,再进行云端收费,多行路多付费,少行路就少付费,这太酷了。”
  今年9月,长治国道环线公路陆续开通了自由流ETC电子收费功能。“作为全省首条采用自由流收费技术的普通干线收费公路,该路段不设置收费站,通过北斗卫星、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与ETC技术融合应用,建立了无感支付系统,在运营中自动完成对自由行驶车辆的收费,实现开放式收费公路按里程精准计费,大大提高车辆通行效率和行车舒适性。”长治市财联路桥开发有限公司副总经理赵丽娟介绍。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决策咨询与市情研究部主任范富表示,支付工具和支付方式的创新,一方面满足了消费者差异化、个性化的支付需求;另一方面,移动支付为用户节省了时间和精力,大幅降低金融服务的成本,有效促成各类贸易,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场景丰富
衣食住行全覆盖

  手指轻点,一键支付,从生活缴费到出行购物,移动支付的应用场景越来越丰富。近年来,随着智能设备进一步普及,移动支付以其快速便捷的特点迅速占领市场,成为重要的支付手段之一。
  10月22日,恰逢周末赏景出行高峰期,应县木塔景区的售票窗口却没有像往年一样大排“长龙”。大同游客王凯通过扫描景区门口张贴的二维码买到电子门票,凭手机收到的二维码,轻松通过检票闸机,大大节省了购票和入园时间。“景区的营业时间、优待政策、退改规则等信息都在支付页面有集中体现,不必再耗费时间和售票员一一沟通问询,非常方便。”王凯说。
  “不用再担心找不到缴费窗口,也不需要排队,拿出手机扫描处方单下方的二维码,点击‘挂号缴费’,勾选‘医保支付’就能一键结算医药费,省时又省心。”家住晋中市榆次区的杨晋鹏说。在9月召开的省市医保信息化专题工作推进会上,山西白求恩医院信息中心工程师贾凡介绍该院的移动支付结算情况时提到,山西白求恩医院7月移动支付结算量3300笔(占比8%),8月移动支付结算量7521笔(占比超过10%),完成情况居太原市定点医疗机构之首。
  手机支付俨然成为了生活的“标配”,不论是大街还是小巷,二维码的身影随处可见。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8月发布的第52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显示,截至今年6月,中国网络支付用户规模达9.43亿人,较2022年12月增长3176万人,占网民整体的87.5%。
  “移动支付作为数字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为数字经济的发展带来新的机遇和挑战。”范富表示,随着我国支付行业发展进入成熟期,以网络购物、移动支付等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型消费正在构筑全方位的数字化生存方式,消费场景多元化使得消费主体的消费意愿增强,为各行各业创造了无限的商业机会,进一步助推经济发展。

筑起防线
加强监管促发展

  难以避免的生物信息采集、被迫注册授权个人信息、不关注难享优惠……新型消费方式的普及在为消费者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带来了一些有关财产及个人信息安全的问题。不少消费者吐槽,在进行移动支付时体验不佳。
  “我确实在网上看过这款商品,还在犹豫要不要购买呢,怎么就收到快递了?谁用我的手机输了密码?”吕梁市民李德旺满是疑惑地问。多数人对于授权小额免密支付、自动扣款等协议一知半解。李德旺坚称自己从来没有开通过免密支付功能,然而记者打开其支付宝软件查询,发现他的账号已经在无形中与13个第三方商家形成了免密支付协议。据了解,这类“被免密”的情况,大多是由于消费者对手机及网银操作不熟悉,在手机充电、交纳会费、网上购物等情况下授权开通的。
  此外,更多的质疑集中在信息安全是否有保障,网友@薯队长在山西日报客户端留言,“脸、指纹、掌纹、虹膜这些信息都被采集,一旦泄露,后果严重。账户密码被盗尚且可以修改,生物信息被盗如何修改?”
  为更好地服务行业发展,8月9日,中国支付清算协会对早年发布的团体标准《个人信息保护技术指引》进行了修订,并更名为《个人支付信息保护指引》,其中规范了个人支付信息的定义及范围,提出了个人支付信息保护的基本原则、安全框架、安全保护范围、业务主体及主要义务、组织建设、人员管理、终端和业务系统安全等内容,并针对不同业务场景提出了典型的保护要求。
  “随着移动支付新场景的不断丰富,用户对于移动支付的可靠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全问题成为最大的挑战。”北京德恒律师事务所太原办公室律师马克表示,金融管理部门应加快出台并不断完善生物识别技术在支付领域的应用规范、技术标准等,推动各类参与主体提高认识、增强能力,共筑支付安全防线。

本报记者郭子萱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9期

  • 第2023-10-28期

  • 第2023-10-27期

  • 第2023-10-26期

  • 第2023-10-25期

  • 第2023-10-24期

  • 第2023-10-23期

  • 第2023-10-2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