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创新

【新观察】新赛道 新动力 新速度

——阳泉高新区创新发展纪实

  • 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正在生产加工大口径泵阀。

  • 华越机械公司智能化生产车间。

  • 图为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外景。

  •   自动驾驶出租车、公交车上路运营,无人物流配送车投入使用,“机械手”代替工人让生产提速……以互联网、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为代表的数字经济,在方便人们生产生活的同时,正成为激发经济增长的新动力。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创新是第一动力,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辟发展新领域新赛道,不断塑造发展新动能新优势。
      今年以来,阳泉高新区坚持以科技创新赋能高质量产业发展,形成了“聚焦产业需求、加快主体培育、强化平台支撑、突出数智赋能、多元智力支持”的科技创新发展模式。

    培育创新主体 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

      “迁至高新区以来,公司每年会进行一些技术改造。现在申报的是数字化精密泵阀研发检验检测中心平台建设项目。高新区对我们给予了很大支持,给我们送服务送政策,助力项目早日落地。今年,我们拿到了政府的100万元技改资金和20万元奖励。”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梁志宝说。
      锚定“做世界上最好的大口径煤气阀”战略目标,阳泉阀门股份有限公司勇于探索,大胆革新,并持续加大研发投入和技改力度,以创新助力发展,不断推动公司从传统制造企业向现代制造企业迈进。去年,该公司成为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
      阳泉高新区坚持高质量发展,向“高”而攀,迎“新”而进。通过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倍增计划、科技型中小企业破百行动、创新平台培育计划等行动,最大限度为科技型企业、创新平台、研发机构等各类创新主体提供快捷、高效、全方位服务,着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在爬坡越坎、攀高比强中交出了一份非凡答卷。
      突出数智赋能,培育核心产业。数字基建方面,阳泉高新区正加快百度云计算(阳泉)中心二期、云峰大数据中心一期建设;龙头引育方面,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开园运营,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网络直播基地项目完成硬件设施建设,目前已引进12家直播企业。
      从工业园区到生产车间,从实验室到研究院……阳泉高新区处处充盈着活力与潜力,挥发着热情与激情。一个个产业就像一台台发动机,驱动着高新区产业“集”优成势、“群”力升级。产业集聚度、竞争力飞速提升,让一颗颗“创新种子”在这片沃土扎根生长,向着“百亿产业集群”不断进发。
      目前,阳泉高新区拥有高新技术企业85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08家,“专精特新”企业23家,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4家。高新企业、科技型中小企业等创新主体数量均占全市60%以上,国省级创新平台占据全市主导地位。

    实施积分制度 探索服务企业新路径

      “实施‘企业创新积分制’,旨在发现和挖掘研发能力强、成长潜力大、掌握关键技术的创新型企业,引导各类创新资源向科技企业有效集聚,推动高新区高质量发展。”就如何有效提升创新水平,阳泉高新区相关负责人如是说。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今年2月,科技部火炬中心发布《关于同意扬州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等74家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方案的通知》,我省共有2家高新区入选,其中阳泉高新区成功获批第三批全国“企业创新积分制”实施单位。
      阳泉高新区始终坚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企业创新积分制”试点工作为抓手,研究制定技术创新指标、成长经营指标、辅助指标3类一级指标,一级指标涵盖研发费用金额、高新技术产品收入、与主营业务相关的发明专利申请量等20个二级指标。目前,80余家研发投入高、科技人才实力强的企业被纳入积分评价。通过这些指标,阳泉高新区对企业精准画像、精准滴灌、精准培育,汇总分析企业的指标数据,发布企业积分排行榜,提供分类指导。
      入榜企业可享受哪些政策?高新区相关负责人介绍,入榜企业优先推荐承担国家、省、市重点科技研发计划项目,在加大创新研发投入、培育壮大企业主体、建设研发机构、推动成果转化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依托大数据技术,面向填报企业智能匹配、推送普惠性政策,推动政策高效传达、快速落实,与科技创新政策兑现紧密联动,实现全程线上审核办理;联合金融机构打造基于企业创新积分的科技企业金融产品,向投资机构、资本市场等推荐高积分科技企业,引导社会机构对企业授信支持,提升中小型科技企业融资成功率。
      今年5月,高新区企业创新积分管理信息系统(试运行版)上线。该系统集成企业数据采集、数据计算、政策匹配等功能,实现对企业的量化评价,提高政策实施精准度,提升创新成果转化力。这是全省首个企业创新积分信息平台,填报企业可参与企业创新积分排名,获得科技创新政策支持。目前,主动参与注册的企业130余家。
      山西智创城7号集聚国内外创新资源,布局完善“双创”服务链条,做优做强创新创业人才服务平台。截至目前,入驻企业75家,其中,引入和培育高企13家、科技型中小企业15家、创新型中小企业2家,引入高层次人才6人。
      和山西智创城7号一样,阳泉市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三和园双创基地也已吸纳许多优秀项目。

    汇聚创新要素 构筑创新驱动新高地

      山西智创城7号聚焦数字经济,中电阳泉数字经济产业园着力发展信创产业,中天智慧环保产业园关注节能环保产业,高新技术创业园、三和园定位于小微企业孵化基地……按照“一业多平台”的布局,阳泉高新区瞄准主导产业,完善“创业苗圃—众创空间—孵化器—产业园”的创新产业生态,打造双创集聚区,全力推进平台提质升级。目前,正在重点培育山西智创城7号升级成为国家备案众创空间,对标申报国家级高新区标准进行创建。高新技术创业园已申报2023年山西省中小企业园,并获得山西省小企业发展促进局资金支持。
      阳泉高新区坚持“一产业一平台”布局创新资源,引入中关村智酷、赛迪研究院、百度创新中心、清华大学智能装备研究院等一流创新平台,构建“创新孵化—中试加速—专精特新”创新主体培育体系,建设京津冀、长三角“飞地园区”区域协同创新平台,持续提升创新能级。目前,阳泉高新区已建成2个国家级科技企业孵化器、2个国家备案众创空间、6个省级双创平台,吸引超过600家科技型企业入驻。
      同时,阳泉高新区完善创新要素,成立全省首家区级金融服务中心,成立4支总规模6亿元的产业基金,取得全市首张政府产业引导基金牌照,并筹备20亿元规模“母基金”,打造“金融服务中心+融资担保+产业基金”金融服务新体系。高新区还成立人才集团,建设人力资源产业园,获批全省首家大数据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构建全链条人才引育服务新格局。
      今年,阳泉高新区高新技术企业计划突破百家,科技型中小企业计划达到120家,构建和培育以企业为主体的技术创新体系。以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推动数字经济、新能源电池、泵阀等重点产业创新平台和公共平台建设,强化成果转化项目输出。加快设立科技创新基金,发行科技创新券,构建“科技+金融+人才”政策及服务支撑体系,涵养“湿地型”创新生态。
      惟创新者进,惟创新者强,惟创新者胜。创新已成为强劲的引擎,推动高新区这艘航船乘风破浪,行稳致远。站在新的起点上,高新区将继续实践创新、奋力开拓、锐意进取,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展现新气象新作为!

    本报记者白雪峰 本报通讯员吴珊
      本栏图片:本报通讯员摄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6期

    • 第2023-11-05期

    • 第2023-11-04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1-01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9期

    • 第2023-10-28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