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

  劳动创造幸福,实干成就伟业。近日,省总工会决定命名“秦爱华劳模创新工作室”等20个创新工作室为山西省劳模创新工作室,命名“高云职工创新工作室”等120个创新工作室为山西省职工创新工作室……全省各级工会围绕产业工人队伍建设改革,大力开展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创建活动,在提升职工技术技能素质、全力打造一流创新生态、培育壮大转型发展新动能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劳动者的素质对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至关重要。当前,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加快培养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能工巧匠和大国工匠,对于我们加快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增强国家核心竞争力具有重要意义。习近平总书记在同中华全国总工会新一届领导班子成员集体谈话时强调,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工匠示范引领作用,激励广大职工在辛勤劳动、诚实劳动、创造性劳动中成就梦想。近年来,我省成立了全国首家省级工匠学院,打造了一批高标准的一线职工实训基地、高技能人才培养基地、劳模工匠攻关基地,成为职工的大学、工匠的摇篮,越来越多的“劳模和工匠人才创新工作室”获命名,推动更多技能大师实践经验及创新成果的传承和运用。
  劳动模范是民族的精英、人民的楷模。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的生动体现,是创新创业创造的重要精神源泉。突出劳模精神、发挥劳模创新工作室的示范引领作用,要开展理想信念教育,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用劳模的先进思想和模范行动影响和带动全社会,激励广大劳动者靠技术本领贡献作为。要鼓励支持劳模工匠在企业自主创新中“挑大梁”,引导广大产业工人广泛深入参与产业升级和技术创新,努力走技能成才之路。
  创新需要平台和团队的支撑,劳模创新工作室是创新成果“孵化器”。对想要参与创新的职工来说,劳模创新工作室有经验丰富的“领头羊”带队,技术攻关更易产出成果。近年来,我省选树技能带头人8.26万名,促进师带徒结对11.84万对;实施技术革新项目15.5万个,职工发明创造项目4.9万个,取得国家专利1.7万项,推广先进操作法1.5万项,这些成果大多都得益于创新工作室的带动作用。劳模创新工作室的创新成果,往往是从实践中来、到实践中去,具有很强的实用性,更是促进新技术应用的“助推器”。企业应充分认识到劳模创新工作室在示范引领、创新攻关、带徒传技等方面的积极作用,必然转化为企业的绩效,要在劳模工匠培养力度、创新工作室投资力度等方面做出更多投入。
  一个劳模,就是一粒种子;一个工作室,就是一个“孵化器”。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发挥好劳模创新工作室示范引领作用,不断培养造就更多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和能工巧匠,为实现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注入不竭动力。

王立忠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07期

  • 第2023-11-06期

  • 第2023-11-05期

  • 第2023-11-04期

  • 第2023-11-03期

  • 第2023-11-02期

  • 第2023-11-01期

  • 第2023-10-31期

  • 第2023-10-30期

  • 第2023-10-29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