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生态

【美丽山西】三晋水利文明的鲜活见证

——探访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霍泉灌溉工程

  • 霍泉灌区泉源、泉眼、分水亭及分水铁栅。段建武摄

  •   

    新闻背景
      11月4日,国际灌排委员会第74届执行理事会上,公布了2023年(第十批)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成功入选,成为我省第一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也是我国第一个以引泉自流灌溉为特色的世界遗产项目。至此,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达34处。

      立冬刚过,一场大范围降温横扫我国北方,尽管气温骤降,雨雪扑面,但依然挡不住我们探究霍泉灌溉工程这一“活着”的历史文化遗产的热情。

    “霍例水法”维持了当时泉域社会的稳定

      昼夜不息喷涌而出的泉水、池边静静伫立着的几株苍劲的古柏、分水亭下方11根铁柱上的斑斑锈迹,仿佛在向每一位来到这里的人们讲述霍山脚下的这片土地上一千多年来关于水的是是非非,讲述着霍泉灌溉工程这个水利奇迹的前世今生。
      霍泉又名广胜寺泉,因出露于霍山南麓而得名。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将霍泉载入《水经注》:“霍水出霍太山,发源成潭,涨七十步而不测其深,西南迳赵城南,西流注入汾水。”清道光七年《赵城县志》中记载:“霍泉源出沁源县诸山,流经岳阳县南渗水滩,伏流八十里,至县东南霍山下复出。”
      霍泉灌溉工程位于我省洪洞县。据考古发掘证实,早在新石器时代的仰韶文化时期,霍泉就是当时人们生产生活的重要水源。而大规模的引水灌溉,始于唐贞观年间(627年—649年),距今1300多年,文献记载中出现了最早的引泉灌溉工程——北霍渠和南霍渠。唐贞元十六年(800年),这里形成以泉源工程、渠系工程、控制工程以及水能利用工程为主体的工程体系。元大德七年(1303年)受洪洞赵城8级大地震影响,霍泉灌溉工程遭到严重破坏。大地震之后,霍泉灌溉工程恢复重建,此后工程体系不断完善,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以霍泉泉源分水铁栅的修建为标志,工程体系走向成熟。
      人因土生,土以泉沃。霍泉的丰润,使得洪洞、赵城二县自古山水田环、土野沃衍,成为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然而,历史上洪洞、赵城两县围绕争水,争端不断。直到1725年,平阳知府刘登庸主持修建分水亭,用铁柱11根,上下连贯成栅,把水分为十等分,洪三赵七,中间以石坝隔开,实现水均民悦,这一分水设施也一直沿用至今。1954年,洪赵二县并为一县,争水成为历史。而今,泉水依旧流淌,分水亭已成为当年科学分水的历史见证。
      在长期的开发利用实践中,霍泉灌溉工程建立了以地亩为基础、以水户为单元、以渠长为中心的相对独立的水利自治制度,以及以用水公平为核心的较为稳定的历史渠册制度和三七分水的水权制度。
      “霍泉灌溉工程遗产的一大特色是历史上形成并持续沿用严格的灌溉用水分配管理制度,称作‘霍泉水法’,并被其他灌区参照制定‘霍例水法’,遗存了独具特色的分水工程设施和丰富的用水管理制度碑刻、档案,有着非常高的研究和传承价值。”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水利遗产保护重点实验室主任、水利史研究所所长助理李云鹏说。
      山西大学中国社会史研究中心主任张俊峰认为,“霍例水法”具有判例法的意义,对古代黄土高原水资源开发利用和管理具有重要示范和影响力。霍泉的水权管理制度包括了水权分配、组织管理,经费筹措,水利秩序等诸多方面,围绕水权的分配,通过政府、乡绅、宗教与百姓对地方事务的参与、协商沟通,最终达成一定程度的平衡,探索出相对公平的原始水权分配制度,至今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1300多年过去了,霍泉仍发挥着灌溉、供水、生态等功能,灌溉总面积达10.1万亩,面积约占全县总面积的12.2%,覆盖洪洞县广胜寺、大槐树、赵城、明姜、苏堡5个乡镇。

    引泉自流保存并传衍了当地独特的泉水文化

      汩汩清泉,流淌千年。唐人李端在《霍泉》诗中写道:“碧水映丹霞,溅溅度浅沙。暗通山下草,流出洞中花。”清人周鸣凤也有“冲风浪涌桃花碎,带雨声驰竹箭寒”的诗句留世。
      在霍泉源头,只见泉池内碧波荡漾,最大的五股泉水喷涌而出,朵朵浪花不断向外翻滚,在水面上宛若五朵盛开的莲花。泉源处,人们用青石砌成四方的水池,称之为“海场”,将霍泉源头围护其中,水清澈见底,可直接饮用,水下绿草丛生,丝丝蔓蔓连成一片。
      霍泉位于北方半干旱岩溶特征典型地带,丰富的地下水从断层涌出,在不到0.01平方公里的泉池内,密布108处泉眼。“霍泉灌溉工程的独特之处就是泉水。”已在霍泉灌区工作近30年的段洪飞对记者说,“霍泉出水集中,流量稳定,年出水量在1亿立方米上下。”
      霍泉灌溉工程是我国首个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的古代引泉自流灌溉工程,有着突出的代表性和典型性。“霍泉灌溉工程在发展演变中建立了集观泉、蓄泉、引泉、用泉、保泉于一体的开发利用体系。遗产主体由泉源、海场、引水渠、分水工程、水神庙管理建筑构成,灌溉水源由霍泉及其周边十余处泉组成。工程遗产渠首片区,主要包括霍泉泉源、分水亭、水神庙、水利碑刻等。保存完好的霍泉水神庙水利碑刻、南北霍渠诸渠册明确记载了当地水利开发的历史。”洪洞县霍泉和南垣水利事务中心主任张建中说。
      他介绍,霍泉灌溉工程的渠系大致是以霍泉为顶点,以南、北霍渠为两翼的扇形区域。北霍渠的建设遵循古代渠道建设的基本原理,基本沿等高线以一定坡度布置渠线随霍山的地形由高而下,串联村落,设计科学。古人在南、北霍渠沿线利用自然落差梯级布置水磨,小区域范围内最大限度利用河流落差,反映了时人对水力坡降基本理论的熟练掌握。
      “历史上霍泉灌溉渠系工程主要有北霍渠、南霍渠、清水渠、小霍渠和副霍渠。目前,北霍渠渠首段及部分古渠道仍在使用,南霍渠渠首段仍在使用,但古渠道基本成为遗址;清水渠、小霍渠、副霍渠经改造后仍在发挥作用。”洪洞县水利局农村水利水电股股长杨福才,全程参与了霍泉申报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工作,对霍泉灌溉工程的每一条渠道、每一处遗产遗迹都了如指掌。
      踏着厚厚的落叶,冒着飘落的雨雪,记者来到明姜镇后河头村水磨群遗址处。已经废弃的水力发电设备和散落在村中各处的磨盘、石碾见证着这里曾经繁盛的水能利用历史。
      “后河头村是霍泉原北霍渠沿线著名的水磨村,因地势高差较大,水力资源利用便利,村中水磨多达32盘半,周边村落农户都来这里加工棉籽、碾磨粮食,那时候水磨坊的门口经常排起长队。”73岁的老人孙增奇回忆起当年的热闹情景仍难掩激动,“我们村利用霍泉水发电是从1957年开始,直到上世纪70年代,还能供全村的照明和电磨用电。后来泉水改道,发电设备才停止使用,水磨坊也随之关门。”
      在明姜镇师屯村,记者看到了20世纪50年代,诞生在霍泉灌区的我国第一座农村小型水力发电站——明姜水电站,给出了千年霍泉灌溉文明在当下的最新注解。据村民们回忆,1959年,长春电影制片厂拍摄电影《我们村里的年轻人》,就曾在此处取景。如今,明姜水电站仍然发挥着它的作用。
      “2017年以前,这个水电站发的电可以供全镇居民生活所用。现在,每年3月至10月灌溉用水量最大的时候,二站水电站开始运转,8个月能够发电45万度,全部并入国家电网。”明姜水电站二站负责人贺百俊说,“霍泉成功入选世界灌溉工程遗产,我们这些生于斯、长于斯的霍泉人特别激动,希望霍泉能够世世代代造福一方百姓。”

    建设现代化灌区发展高效灌溉农业

      秋末冬初,冬小麦已陆续出苗,田畴沃野一片碧绿,生机盎然。在距离霍泉泉源四五公里处的明姜镇营田庄村的中干渠里,霍泉水迎着第一场冬雪,奔流而来。
      “渠道已于11月4日开始冬浇,共涉及到3个乡镇16个村,6000余亩地,受益人口为1.7万人。截至目前,已浇灌了三阳堡村、西永一村、南伏牛村3个村,缓解了近期的干旱,达到良田补水效果。”洪洞县水利局副局长李胜利说。
      新中国成立后,霍泉灌区实行民主改革,废除了旧的渠规渠册,实行统一用水,统一管理,大力推行计划用水、科学配水。同时,大力加强水资源保护和节水工程建设,大大提高了霍泉水的利用率。历经1300多年岁月砥砺的霍泉灌溉工程体系不断完善,这座古老灌溉工程遗产日益焕发青春。如今,霍泉灌区已发展成集生活供水、工业供水、农业供水、生态补水为一体的现代化综合供水管理体系。目前,灌区有各级渠道4500余条,长1000余公里。
      11月10日,在霍泉北霍渠师屯村陡口,灌溉渠道纵横交错,李胜利给记者讲解道:“我们现场看到的是霍泉北干渠,该干渠是水利灌溉的主要渠道,分别由干、支、斗、农、毛渠组成,各自有不同的功能和用途。”
      映入我们视线中的北干渠,水利设施齐全。“该渠道两旁通往南北的两条渠道属于支渠,两条支渠下面建有斗渠。北干渠渠道下游建有节制闸,北干渠两旁通往支渠道分别建有节制阀,北干渠渠道旁安装了流量远程控制计量仪器,对过水流量做到监控,结合农业水价改革达到了以量计征、节约用水的目的,方便了日常管理。”李胜利说。
      “有了水才有了保障,靠天吃饭可不行!”师屯村村委会主任张小怪说,“我们村1200亩地全是水浇地,靠着霍泉水,一亩地收二茬,小麦能收1200斤左右,玉米1000斤以上,旱涝保收、生活稳定。”
      广胜寺镇的坊堆村,素有“小江南”之称,皆因村中东南50米处的龙王泉。龙王泉属于霍泉泉源水系,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年)建泉眼、渠槽、泉池,泉眼与渠槽、渠槽与泉池之间各设有龙头汲水兽,并在渠槽西端置建泉碣1方。精致的雕花,斑驳的青苔,泛着光泽的汲水兽,以及泉碣上若隐若现的刻字,都留下了历史的印记。多年来,村民已习惯在泉边濯菜浣衣,生活惬意。
      “有收无收全在水,霍泉的水一个半小时就能流到村里。1700多亩地中,1500多亩是水浇地,六成建成高标准农田。夏收加秋收,亩产过吨斤。”坊堆村党支部书记李清云说。得益于霍泉稳定的灌溉水源,广胜寺镇经济发达,村村遍植水稻、莲藕,农户家家生活富裕。
      正在池边清洗芹菜的村民杜新社告诉记者,今年他家种了5亩多莲菜,亩产量2750公斤,产值达2.2万元;再加上玉米8.6亩,亩产量825公斤,产值可达1.88万元,两项收入4.08万元。“还是要有水哩,水不但能养活人,还能浇地增加粮食产量。”杜新社说。
      “多年来,霍泉承担着洪洞县5个乡镇10.1万亩土地的灌溉任务,年灌溉亩次达到40余万亩。同时,还担负着部分企业的工业用水和洪洞县城的生活用水,每年向南垣灌区的曲亭水库调水2500万立方米。”张建中介绍说,霍泉灌溉工程已经发展为设施齐全、节水有效、供水调水结合的现代化灌区。
      “人类文明起源于大河文明,农耕文明在一定程度上来源于灌溉文明。当人们逐水而居的时候,农耕社会逐步形成,灌溉农业由此而生。灌溉工程发展使社会和区域具备生产生活适宜的用水环境,为文明的发展和延续创造了基础。四川的都江堰灌区、陕西的郑国渠、我省晋祠灌区的智伯渠和霍泉灌区就是最好的例证。”省水利厅党组书记、厅长龚孟建说。
      在中华文明发展历程中,灌溉工程持续建设并支撑农业经济的发展,没有灌溉就没有可持续农业,没有高效灌溉就不会有高质量的农业。灌区是一个区域社会发展的“粮袋子”“菜篮子”和“钱袋子”,直接关乎着粮食安全、农业发展、农民增收和乡村社会稳定。这些年,我省集中力量发展高效灌溉,大中型灌区的灌溉面积占全省总灌溉面积的56.7%;其中12座大型灌区就有713.59万亩,占32.8%。灌区的可持续发展对全省农业高质量发展、促进乡村振兴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和作用。

    做好保护传承水利历史文化遗产的大文章

      洪洞是华夏农耕文明的发源地之一,水利开发和利用的历史伴随着农耕文明发展了5000年,以水为中心的农耕文化成为洪洞几千年经济社会发展的主题。
      如今,随着时代发展,农业灌溉、工业取用、居民饮水、生态补水、旅游需求,霍泉承担的任务越来越丰富,在洪洞县国民经济发展中仍然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近年来,洪洞县遵循保护、开发、节约并举,积极探索泉域水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洪洞县水利局局长史剑峰介绍,他们在中国地质大学专家的帮助下编制了《霍泉岩溶水系统保护规划》,为科学保护、合理利用霍泉水资源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县里成立了泉域水资源管理机构,完成了重点泉域确权定界,在重点泉域设立界桩,明确泉域保护范围。加强水资源管理与检测,关停重点泉域范围内的企业。重点泉域范围内严禁地下水开采,并安装了在线监测计量设施,实时监测霍泉用水情况。还在霍泉泉源周围修建了护泉亭、制作了防护栅栏,安排专人及时清除池内的水草杂物。同时,全面开展农业节水,优化供水结构,实现工农业互补,促进霍泉水资源的持续、高效利用。
      “霍泉是山西省首个世界灌溉工程遗产项目,申遗成功是洪洞及山西灌溉农耕文化挖掘与宣传的标志性成果,对进一步带动和促进山西水利遗产保护、水文化及灌溉农业文化挖掘有着重要影响,对促进霍泉灌溉工程遗产文旅融合、农旅融合、灌区高质量发展和乡村振兴有着重要助力。”李云鹏说。
      世界灌溉工程遗产蕴含了丰富的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智慧,如何深入挖掘科学保护利用这些“活着”的遗产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课题。
      李云鹏认为,灌溉工程遗产不同于一般文物或其他文化遗产,作为“活着”的遗产,霍泉目前不仅仍在发挥重要灌溉作用,也是城乡重要的优质饮用水源,要将保育好地下水资源、保障好水利工程安全、保护好历史文化遗存、发挥好遗产综合效益、挖掘弘扬霍泉灌溉文化一体化推进,县级层面要加强管理、创新机制,保障遗产保护利用工作能够高效、紧密地跨部门合作、跨乡镇协同。
      2022年,洪洞县编制完成《霍泉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并已开始实施。张俊峰说,全方位地开展霍泉灌溉工程遗产保护利用规划,对更好地保护、利用霍泉水利与文化,对接国家重大战略、服务地方社会经济需求,讲好黄河故事,建设生态文明,打造具有标志性意义的优秀传统文化符号,实现黄河流域治水文明的传承和创新,具有重要意义。
      临汾市委常委、洪洞县委书记张潞萍表示,霍泉灌溉工程遗产申报的成功,只是水利遗产保护利用工作新阶段的开始。县里将持续做好霍泉灌溉工程的保护利用和管理,做好水利遗产的保护传承,深入挖掘洪洞的治水历史内涵和时代价值,传承弘扬治水精神和优秀传统水文化,促进水利工程与文化元素的融合,充分发挥水利遗产服务现代水利建设和高质量发展具有积极的推动作用,努力形成霍泉灌溉工程的保护利用与全域旅游、乡村振兴、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的新格局。
      霍泉灌溉工程,跨越千年,造福一方,泽被后世。这一世界灌溉工程遗产,为我们留下了宝贵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相信在新时代全方位的保护、传承和利用之下,千年生生不息的霍泉,在这片土地上将会上演更加精彩的故事,福泽更多的百姓。

    链接
    我国世界灌溉工程遗产

      从2014年起,国际灌溉排水委员会开始在世界范围内评选灌溉工程遗产。中国是灌溉文明古国,是灌溉工程遗产类型最丰富、分布最广泛、灌溉效益最突出的国家。目前,世界灌溉工程遗产名录上,共有34个中国工程。
      四川乐山东风堰、浙江丽水通济堰、福建莆田木兰陂、湖南新化紫鹊界梯田、诸暨桔槔井灌工程、寿县芍陂、宁波它山堰、陕西泾阳郑国渠、江西吉安槎滩陂、浙江湖州溇港、宁夏古灌区、陕西汉中三堰、福建黄鞠灌溉工程、都江堰、灵渠、姜席堰和长渠、内蒙古河套灌区、江西抚州千金陂、福建省福清天宝陂、陕西省龙首渠引洛古灌区、浙江省金华白沙溪三十六堰(即:白沙堰)、广东省佛山桑园围、江苏里运河—高邮灌区、江西潦河灌区、西藏萨迦古代蓄水灌溉系统、江西崇义上堡梯田、四川通济堰、江苏省兴化垛田灌排工程体系、浙江省松阳松古灌区、安徽七门堰调蓄灌溉系统、江苏洪泽古灌区、山西霍泉灌溉工程、湖北崇阳县白霓古堰。

    本报记者康梅芗 范珍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1-16期

    • 第2023-11-15期

    • 第2023-11-14期

    • 第2023-11-13期

    • 第2023-11-12期

    • 第2023-11-11期

    • 第2023-11-10期

    • 第2023-11-09期

    • 第2023-11-08期

    • 第2023-11-0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