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课铃响,要喝水哟,身体健康,快乐阳光”“伸伸腰,动动腿,我们一起做运动”……近日,北京市东四七条小学将单一的下课铃声改为音乐加语音播报形式,提示学生课间十分钟休息和活动。
多年前,课间十分钟呈现的往往是跑跑跳跳、踢毽子、做游戏的嬉戏场景。近年来,很多学校课间变得越来越安静,“中小学校课间圈养”现象引发广泛关注。一位老师吐槽:七成学生课间不出教室。有的学校课间十分钟不允许孩子到户外活动,个别学生甚至一上午都不喝水、不去厕所。
教育部相关负责人日前就此作出回应,中小学校安排课间休息十分重要、十分必要,有利于学生调节情绪、放松身心、增强体质和防控近视。《江苏省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工作责任清单(试行)》也要求老师按时下课、不拖堂,并督促学生课间10分钟走出教室,到室外活动和远眺,做到“清空教室”。
要告别“课间圈养”,关键在于解决安全问题。学校和老师应加强学生安全常识教育,有效采取安全防范和保障措施,指导孩子进行有益的课间活动,把安全风险降到最低。家长也应正确看待课间活动安全风险,为学校开展课间活动营造宽松包容的氛围。期待家校双方能充分信任理解,密切协作,共同努力保障学生课间正常活动,让孩子们在课间十分钟真正动起来、玩起来、乐起来。
撰稿:邬帅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