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民声

智慧停车需明码收费

  随着数字信息技术的发展,市政建设的持续深入推进,智慧停车场在越来越多城市涌现出来。通常情况下,这些停车场并没有收费员现场收费,车主停车时扫码进场,开车离场时可通过扫描二维码或下载相关的App即可缴费。这种停车模式既节约人力成本,又方便了车主便捷缴费,对于提升公共管理服务水平,缓解城市停车难起到了积极作用。
  智慧停车场顺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据观察,有些地方却存在“闷声收费”问题,颇遭车主诟病。这些地方停车场的收费公告往往并不明晰,要么并未设置收费公告牌,要么就是公告牌字体不够显眼或是被遮挡。不同停车场收费标准常常还不统一,许多停车场实施分时段阶梯式收费。对此,不少车主难以完全了解,直至缴费时才发现掉入“消费陷阱”,感觉多花了冤枉钱。
  智慧停车就该明码收费。《行政事业性收费标准管理暂行办法》明确规定,收费单位应在收费地点的显著位置公示收费项目、收费标准、收费主体、收费文件依据、收费范围、收费对象等,接受社会监督。停车场作为公共服务设施,在收费时应当遵循公平、公正、公开原则,征求各利益相关者的意见并对外公示。一些智慧停车场存在的收费问题,无疑有违法规的嫌疑,侵犯了车主的知情权。
  智慧停车要做到明明白白收费,使车主能够安安心心停车,固然需要其经营方自觉做到诚实守信,切实增强合规经营意识,但与此同时,城市管理者还需适时出手做好管理服务工作。有条件的城市可着力推进“互联网+”服务,积极搭建统一的智慧管理服务平台,为车主提供规范化的收费服务;即便目前尚无条件搭建统一管理服务平台,也应通过张贴、播放宣传资料,或以短信、App推送信息等方式,及时、广泛地向车主传达收费标准和规则,使之做到心中有数。
  治理智慧停车收费存在的问题,既要“疏”还需“堵”。对于那些有失公允、厚此薄彼的收费项目和收费行为,相关监管职能部门要主动作为,探索有效方式常态化监督,尽可能纠偏。作为广大车主也应主动擦亮双眼,不断增强维权意识,多留心停车场收费标准,及时处理欠费问题,一旦出现纠纷,注意保存好相关证据,尽快寻求有关部门帮助,努力维护好自身合法权益。

周慧虹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06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4期

  • 第2023-12-03期

  • 第2023-12-02期

  • 第2023-12-01期

  • 第2023-11-30期

  • 第2023-11-29期

  • 第2023-11-28期

  • 第2023-11-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