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马占富)12月3日,记者从应县经济技术开发区获悉,该区党工委充分发挥党组织引领带动作用,企业建在哪里、党旗飘在哪里,项目落在哪里、支部建在哪里,困难显在哪里、党员冲在哪里,推动开发区园区党建和发展实现双提升。
支部建在项目上,大力提升覆盖水平。该区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一切工作靠支部,把机关党支部建在工地一线、把“党建创优”与“项目创优”统筹结合,深入开展了党组织全域覆盖行动,加强党组织书记、党员、党建指导员三支队伍建设,及时选派了责任意识强、熟悉党建工作的机关干部兼任企业帮扶人,做到了“四建四同步”,同步筹建党组织、同步成立党组织、同步开展活动、同步发挥作用,新增企业党支部3个、新建联合党支部2个。
党员服务项目上,充分发挥模范作用。深入实施了“党员干部联系项目”机制。制定了党员干部驻企“一对一”包联帮扶制度,大力开展“挂牌包联”等主题实践活动,选优配强了11名党建指导员跟踪服务企业,组建了38人的党员领办代办服务队伍,组建了企业保通保畅服务“一对一专班”,打通服务企业“最后一公里”,100余件企业“急难愁盼”问题及时化解。深入实施了“招商引资党员头雁”行动。成立了三支党员招商小分队,组织开展了党员驻点招商以及点对点精准招商等活动,将招商引资任务分解落实到每位党员干部。三年来,共引进实施重点项目34个,总投资127.6亿元。
人才集聚项目上,全面拓展省校合作。该区深化基地建设,与清华大学、浙江大学等四家高校合作,建立了产学研大学生实训基地。依托应县木塔、陶瓷产业等地方优势资源,组织优秀大学生团队到应县开展研学实践活动。充分发挥高校科研和人才优势,将更多先进理念、科研技术、优秀人才引入应县,促进陶瓷产业转型升级。与浙江大学合作,启动实施了“碳中和微藻循环经济产业园”项目,编制了相关技术开发报告,项目建成后将填补晋北地区“零碳产业园区”空白。与华北理工大学合作,引进了静电超细纤维专利技术,推动园内企业实施技术成果转化,打破了日本、美国技术壁垒,填补了国内市场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