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6版:评论

整治扫码消费 守护个人信息

  近日,山西省消费者协会和太原市消费者协会联合召开“反对强制关注公众号”消费监督体察结果通报会,对太原市6城区205家扫码收费场所消费者扫码付费体察情况进行通报,对65家存在问题的企业提出整改建议。
  停车缴费、餐厅点餐……手机一扫二维码,就能付款或下单。扫码支付如今已非常普及,这种本该提高效率的消费方式,却因部分商家设置强制关注公众号,用户必须授权商家获取消费者的微信昵称、头像、手机号码等信息,才能享受完整的服务。被强制关注公众号后,消费者不仅频繁收到公众号发送的大量广告、优惠券等无关信息,还有可能由于个人信息泄露而落入消费陷阱。
  利用扫码消费强制关注公众号的现象,侵害了消费者自主选择权、公平交易权与知情权,并涉嫌过度收集消费者个人信息,显然不能听之任之。要破解此类问题,提升扫码消费服务体验,亟待相关部门从消费者需求出发,一方面,建立协同执法和监督机制,制定管理细则,加强对扫码行为的监管;另一方面,完善投诉渠道和线上、线下调解机制,引导消费者提高法律意识,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科技赋能智慧服务,互联网技术未来将为人们带来更加丰富的消费选择。要真正利用好新技术这个帮手,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消费服务,也要注重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切实保障消费安全。

撰稿王璐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12期

  • 第2023-12-11期

  • 第2023-12-10期

  • 第2023-12-09期

  • 第2023-12-08期

  • 第2023-12-07期

  • 第2023-12-06期

  • 第2023-12-05期

  • 第2023-12-04期

  • 第2023-12-0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