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在课堂上学到的服装从制作到生产全流程理论知识在企业实习中得到了实践,我对专业有了更深刻的理解。”12月11日,作为第一批参与“工学交替”的实习生,晋城职业技术学院服装设计班班长宋沐尧坦言在景柏服饰公司的实习经历收获颇丰。
据宋沐尧介绍,实习内容包含景柏服饰公司岗前培训课程学习、生产车间岗位工序跟岗实践。为了保证实习顺利进行,学校设计系以系领导和专业教师为指导教师带队,景柏服饰公司选派14名优秀员工作为带徒师傅,不断促进校企资源整合,培养高技能人才,实现多方共赢。
近年来,晋城职业技术学院不断创新技能人才培养模式,积极探索“工学交替”这一高职教育一体化人才培养的方式,通过组织学生将专业知识、操作技能与企业工作岗位对接,实现企业和学校人才资源的共享,不断服务区域产业高质量转型发展。
晋城职院党委书记邱建国介绍,“工学交替”模式在该校早有基础。早在2019年,晋城职院就开启了中德双元培育项目,拉开了德国双元制职业教育在晋城的崭新实践,在此基础上,该校深化双元制合作育人机制,推出了具有职院特点的“工学交替”教学模式改革,并在试点中逐渐形成了“全学期加理论课现场教学、短期课程实践加理论现场教学和企校联动常态化”三种模式。
其中,全学期加理论课现场教学模式,多体现在旅游、烹饪和学前教育专业,将专业课程实践放在企业,同时把理论课程穿插在实践教学过程中;短期课程实践加理论现场教学模式则将专业课程短期放在企业,机电、化工和设计专业进行专项培养;教学改革计划在第三和第四学期实施,以此各年级进行轮换,形成企校联动常态化机制。
如今,通过“工学交替”育人模式,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已和20多家企业达成合作对接,安排200余名学生前往实习,为服务地方经济发展培养高技能人才奠定了坚实的基础。(郑璐 郜晋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