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1版:要闻

【深度透视】匠心描画美丽乡村图景

——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夏县实践

  • 夏县白沙河湿地公园。

  • 夏县泗交镇王家河村村民茶园采摘忙。

  • “夏鲜”蔬菜基地员工正在育苗。

  • 禹王镇“夏乐”西瓜合作社瓜农正在分拣装箱。

  • 庙前镇西村街巷一角。

  •   “千万工程”是习近平总书记在浙江工作时亲自谋划、亲自部署、亲自推动的一项重大决策。
      近年来,夏县以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为主抓手推动美丽乡村建设,坚持“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到位,持续深化人居环境整治;充分发挥现代农业、康养度假、文化旅游等县域比较优势,因地制宜培育特色产业,持续推进中心县城、特色小镇、和美乡村“三位一体”统筹发展,文旅新城、特色小镇初具规模,美丽乡村华彩蝶变,城乡面貌焕然一新,县域活力竞相迸发。
      夏县在全县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提供了可资借鉴的发展路径。11月27日,在晋城市召开的全省学习践行“千万工程”经验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现场会上,作为全省交流发言的县域代表,夏县经验受到与会人员广泛赞誉。

    生态为底规划先行
    幸福就在青山绿水之间

      冬日暖阳下,漫步在夏县城南白沙河湿地公园的塑胶跑道上,抬头东望,只见发源于泗交山区白沙河的一泓碧水,从青峰叠嶂的瑶台山下,一路向西缓缓流淌,如一条不染纤尘的秀丽玉带,串联起依托历史、链接现代的4个绿化主题园。远山如黛,碧波如镜,辉映着廊桥亭台、景观小道,与夏县市民相偎相依,绘就了一幅与水为邻风光旖旎的美好画卷。
      谁能想到,仅仅在两三年前,“一河碧水,两岸锦绣”的白沙河还是乱石嶙峋、污水横流的另一番模样。
      治水兴城,水秀城兴。从被确定为夏县一号重点工程开始,这个采用PPP模式、投资3.66亿元、治理总长度达5.15公里的白沙河生态蓄水和环境修复项目,涉及的每一个水系工程、青铜雕塑文化园工程、绿化工程、亮化工程都成为市民关注的焦点。随着周边设施的不断完善,白沙河湿地公园已成为集历史人文景观、自然生态景观于一体的生态福地。
      “‘千万工程’从其诞生至今,一直在与时俱进,不断丰富内涵。”夏县县委书记薛永琦说,夏县坚持因地制宜,科学规划,发挥比较优势,匠心设计了以中心县城为载体,特色小镇为节点,美丽乡村为纽带,县乡村“三位一体”统筹推进,“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到位的发展思路,着力发挥中心县城、乡镇政府所在地的龙头带动和示范引领作用,由点及面,由表及里,带状串联,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最终实现乡村振兴、共同富裕。
      “玉带绕新城,沙河生锦浪”。以白沙河为中心,依托瑶台山、春燕山下得天独厚的富锶温泉资源,夏县县委、县政府引入社会投资,紧扣以县城为载体的新型城镇化建设,分夏都温泉康养小镇、夏都主题文化艺术小镇、现代田园生态小镇ABC三区,规划建设集温泉康养、特色旅游、特色文化和生态农业于一体的夏都文旅新城。
      在白沙河湿地公园以南,温泉大道东侧,依附于春燕山下的“华夏第一药汤”温泉腹地,占地3940亩的夏都温泉康养小镇是夏都文旅新城的核心产业区,按五星级标准建设的天沐温泉酒店甫一运营,即一房难求。精心布局的汤泉区、餐饮区,吸引了众多游客品味体验。
      如火如荼建设中的夏都文旅新城ABC三区,环环相扣,集夏县温泉康养经济之优势,弘夏都历史文化之魂,彰生态农业之根,共同构成了宜养、宜业、宜教、宜居、宜游的五宜新城。
      新城建设的同时,老县城也大幅投入拆违治乱基础提升,东关村拆迁98户,78天建成东延大道,打通了东风街“断头路”,拓展了区域发展空间;规划建设的运城中心城区至夏县“三纵三横”6条快速通道,沿黄旅游公路、条山旅游公路、涑水河旅游公路3条特色旅游公路陆续通车;171个行政村“多规合一”村庄规划全部完成。绿水青山之间,县域辐射带动能力持续增强。

    由表及里辐射带动
    镇村山野迎来美丽蝶变

      中心城区日新月异的巨大变化,激发了周边城镇见贤思齐的对标决心。
      “如今,无论从哪条路、哪个方位进入夏县,目之所及,11个乡镇的村庄商铺、门楼院墙,绿树掩映下的每个外立面都是一水儿漂亮齐整的白墙黛瓦,没有院墙的还精心设计了竹篱笆和竹门楼点缀。”夏县青年方行对家乡日新月异的改变打心眼里高兴。
      和大多数北方农村一样,以农业为本的夏县,以往从中心县城,到乡镇驻地,再到各村院落,房前屋后私搭乱建,农具杂物乱堆乱放,垃圾污水乱扔乱倒的现象较为普遍,人居环境治理难度不小。夏县各乡镇以久久为功、舍我其谁的决心,担负起龙头带动示范引领的重任。
      “泗交镇地处中条山腹地,因四河交汇而闻名,森林覆盖率达到88%,因负氧离子丰富,被誉为‘天然氧吧’。”泗交镇镇长赵海波告诉记者,为打造康养小镇,给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建设腾出发展空间,去年10月底,泗交镇率先对镇政府办公片区实施拆迁,仅用8天时间就完成了包括泗交村委、国税、镇政府,以及镇区主街1.8公里街道的清拆工作,一举为度假区增加了1.5万平方米的土地资源。同步进行的三线入地、街道拓宽、河道整治、绿化提升、下水改造、立面翻新改造、夜景亮化等工程,以及境内旅游公路沿线460户农户和100余户镇区商住户房屋的全面改造升级,配套新建的大型地标性景观驿站和景观性口袋公园,极大提升了泗交康养特色小镇的品位和颜值。
      如今,镇政府原址已被占地1.2万平方米、由北向南因势而建的悦夏文化广场取代,广场一侧依山堆叠、飞珠溅玉的景观瀑布,引来众多孩童嬉戏。广场周边,泗交生态旅游度假区展示中心、旅游集散中心、恒泽山舍、山水养生谷等配套设施,为游客提供了购物、餐饮、住宿等周到服务。刚刚获评省级旅游度假区的泗交,正向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对标。
      而以设施蔬菜为主导产业的南大理乡,也在学习运用“千万工程”经验的实践中,在五治并举、五化到位的人居环境治理中变了模样:原先12米宽、窄小拥堵的乡镇主街道,拆除沿街房屋132户402间,拓展为宽达50米,三线入地、三管独立、三道分离、功能完善的双向八车道现代化商业大街。同步实施的街道污水管网改造和新建的日处理560立方米的污水处理站,全面解决了三村一街7000余人区域内连片污水治理的难题。
      改变的不只是一乡一镇。从2021年开始,夏县一张蓝图绘到底,共安排财政资金2.3亿元、吸引社会投资8.1亿元,县乡村一齐发力分层实施,统筹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和乡村建设。经过近三年的努力,以中心县城为带动,11个特色小镇和国、省、县道200余公里交通沿线已全面实施“清拆改种建”五治并举,全部实现“硬化绿化亮化美化净化”五化到位。
      五治并举、五化到位的农村人居环境整
    治,串联打通了中心县城、特色小镇、美丽乡村的“任督二脉”,夏县县委、县政府以有为之手,倾力打基础、抓服务、优环境,匠心营建沿黄3个乡镇21个村庄的美丽乡村示范带,辐射推进171个乡村厕所、垃圾、污水“三大革命”,以真金白银的投入筑牢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物质基础,为镇村发展植入了生态和绿色发展基因,也为美丽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生生不息的活力之源。

    因地制宜培育特色
    农林山水成了增收来源

      在泗交山林间循绿而行,山环水绕处,一个隐于林间,建于溪畔的民宿区,不经意间惊艳了眼眸。迈入设计感十足、设施齐全的舒适套房,屋外青石覆绿,山清水秀,耳畔啾啾鸟鸣,潺潺溪唱,顿觉清心忘忧。
      “隐溪里民宿一期投资3000万元,建有58套标准套房,可提供118张床位,项目配套建有‘望山有机农场’和300平方米的养生餐厅。”西沟村党支部书记张鹏说,除已投入运营的隐溪里项目外,投资8000万元的青罗小镇项目正在规划设计。“依托民宿旅游,村内毛栗、香菇、蔬菜、中药材等特色产业势头火爆,村民人均年收入达到1.3万余元,村集体经济收入也已突破30万元。”
      行至王家河村,500亩叠翠茶园仍在雾霭流岚之间优雅吐绿。茶场生产的“厚民晋茶”,已被列入“夏县四贵”。依托优越的山水禀赋和晋茶产业,一座名为“栖堂·庄园”的高端生态养生餐厅,和一座高标准的游客服务综合体,已在王家河村拔地而起,即将迎客。
      秀木葱茏的中条山深处,前坪民宿村也是一片火热景象。土生土长的祁家河乡到村工作大学生白雪,正在爷爷白金平开设的“根雕文玩馆”里,为前来观赏红叶的游客介绍着山林特产。昔日纯朴的前坪农家,经匠心修缮,已变成吸引四方游客的田园美居。
      在祁家河乡西北庄村,一串串火红个大的牛心柿,为冬日里洁净的村庄平添了几分艳丽的暖色。该村党支部书记兼村委会主任卫展鹏,投资成立展鹏农业开发公司。柿饼、柿子醋、土蜂蜜……各种农林特产,借助民宿观光、包装开发,走出大山,富了农家,美了乡村。
      夏都文旅新城、瑶峰镇温泉美食小镇、泗交康养度假小镇、祁家河农旅融合小镇……水和绿,无疑是夏县最为灵动的韵脚,不仅孕育了夏县乡村良好的自然生态和农林基础,也为生态旅游、有机农业、民宿康养等新兴产业注入绿色动能,编织串联起一条城乡资源要素双向流通,云蒸霞蔚的全域旅游经济带。
      “水头的主导产业是西瓜、蒸馍。瞧!这是用红曲米制作的卡通馒头……”在水头镇政府免费提供的直播间里,年轻主播正介绍着著名的夏水·果蔬面花和夏乐西瓜。如今,水头全镇77家电商企业,年网络零售额达8000万元以上。
      生菜、茼蒿、樱桃萝卜……南大里乡,无土基质栽培的各类蔬菜正在4300平方米的玻璃智能育苗棚内拔节生长。该乡投资6300余万元建起1.2万余亩的“夏鲜”蔬菜智慧产业园,以设施蔬菜产业为依托,打造农业科技发展中心,已先后荣获省级乡村e镇和全国农业产业强镇称号。
      水头电商特色小镇、南大里蔬菜产业小镇、埝掌花椒特色小镇……夏县把特色小镇作为一个个重要节点,提炼发展乡村优势特色产业,推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各美其美,美美与共,共同构建起夏县美丽乡村的经济支撑。
      党建引领常态治理生态文明激发内生活力
      从中心县城,到特色小镇,再到美丽乡村,典型带动大刀阔斧的人居环境整治,拔除了村庄庭院的脏乱病灶;优势特色产业的打造培育,让美丽乡村有了经济支撑。但夏县的主政者深知,“千万工程”是一项长期任务,乡村环境需常态化治理,特色产业也需持续培育扶持。
      “家和、院净、村庄美”,是遍布夏县乡镇村街美丽“新农景”的生动剪影。为实现人居环境精细化治理、常态化保障,夏县制定城乡环卫一体化作业标准,建立完善有制度、有标准、有队伍、有经费、有督查的人居环境整治“五有”机制,以“政府监管+专业化公司+村民自治”模式,每年拿出2800余万元,委托北京中科国通环保公司,实行城乡生活垃圾一体化治理,通过专项监督,专业化运营,实现常态化全域化环境治理。“84辆清扫清运车,一系列高压清洗车、雾炮车、洒水车,任务到片、责任到人的网格化管理方式,让夏县城乡的2万多个垃圾桶常清常净。”夏县政协主席王继瑞说。
      走进埝掌镇崔家河村崔淑霞家,“最美农村卫生家庭”标牌在阳光下闪着金辉,一方花畦,几盆绿植,冲水厕所,电暖设备,让这个净洁农家颇显温馨。“镇村大环境好了,咱家的卫生可得跟上!”崔淑霞乐呵呵地说。
      通过评选“五星级文明户”“最美农村卫生家庭”,埝掌镇积极发挥模范引领带动作用,结合“美丽庭院”创建,制定“门前三包”制度,乡村变美了,村民从“要我干”变“我要干”,热情高涨。
      “我们把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所、站)建设,作为深入贯彻‘千万工程’的有效载体,通过形式多样的各类活动,让美丽乡村与文明同行,为乡村振兴凝聚了精神力量。”夏县县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闫小娟说。
      坚持党建引领、党政主导,夏县县委、县政府常态化开展抓党建促基层治理能力提升行动,依托全科网格员、专职调解员、专职巡逻队等“七支队伍”管治理,乡村治理效能大幅提升,城乡面貌脱胎换骨。
      覆盖11个乡镇的“半年一观摩、一年一评比”和美乡村建设观摩评比活动,已集中开展5次;落实“四下基层”,开展“三大行动”,夏县建立起处级干部和县直单位全覆盖包镇包村机制,县乡村三级联动,引导干部群众主动参与环境整治、产业发展和乡村治理,乡村内生活力充分激发。
      “围绕壮大美丽经济,我们紧抓‘特’‘优’战略,政府发力做宣传,强龙头、拓市场、塑品牌,不断助力乡镇特色产业提档升级,千方百计拓宽农民增收致富渠道和‘两山’转化通道,让生态产品价值变现,全力推动美丽乡村全面振兴。”夏县县委副书记、县长李雷说。
      借助政府包装,宇达青铜、格瑞特红酒、厚民晋茶、夏乐西瓜“夏都四贵”;金丝皇菊、中条山泉鲟鱼、夏鲜蔬菜、祁家河柿饼等“夏县十宝”;广仁烩菜、瑶池搅团、陈桥胡卜、荣建猪蹄等“夏县十大特色美食”深入人心,一批“夏字号”品牌逐渐叫响全国市场。
      山水韵,产业兴,人和美。一个山清水秀,物阜民丰,幸福、和谐、美好、文明,宜居宜业宜养宜游的美丽新夏县,一幅现代版的“富春山居图”正在夏都大地徐徐铺展。

    本报记者张海鹰
    本版图片由姚中吉 陈方斌 张海鹰摄(资料图)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3-12-21期

    • 第2023-12-20期

    • 第2023-12-19期

    • 第2023-12-18期

    • 第2023-12-17期

    • 第2023-12-16期

    • 第2023-12-15期

    • 第2023-12-14期

    • 第2023-12-13期

    • 第2023-12-1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