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16日,位于大同的晋能控股煤业集团塔山煤矿干燥车间内,工作人员正有条不紊地操作着3台直径2米多的列管式干燥机。“煤炭洗选的过程会产生一些副产品,煤泥就是其中之一。这几台干燥机正是用来处理煤泥中那些多余的水分,使其变成可以售卖的商品煤,实现资源价值利用的最大化。”该煤矿煤质管理部部长贾明说。
干燥机列管的另一头,处理后的煤泥经尾部卸料口缓缓进入二车间的精煤运输仓,它们将作为优质动力煤,随着一列列货车运往北方港口,最终用于各个电厂、锅炉、机车……
走进塔山煤矿,迎面而来的是满满的智能化气息。这里早已没有想象中的粉尘飞扬、机声轰鸣,取而代之的是明净整齐的调度指挥中心。监控屏幕上实时跳动着各类生产数据,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更为井下工人的生命安全“保驾护航”。12月2日,经国家智能化示范矿井验收专家组核验,塔山矿顺利通过验收,成为国家首批中级智能化示范煤矿。
工业固废变身商品,塔山煤矿以技术创新推动煤泥处理更加绿色更加高效。今年以来,塔山煤矿积极贯彻落实集团公司“增收入、降成本、割赘肉、止出血、堵漏洞”经营管理措施,通过工艺升级,创新应用煤泥低温蒸汽干燥系统实现煤泥的清洁利用和煤泥价值的最大化,推动矿井绿色发展、提质增效。
“煤炭洗选产生的煤泥存在颗粒细、水分高、黏度大等问题,在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堵卡、冻车等现象。”车间集控员辛月说。为有效解决这一问题,加强煤炭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塔山煤矿利用塔山发电公司余热资源建设了煤泥干燥车间。余热利用、煤泥品质升级,干燥车间将节能和增效紧紧结合在一起。今年3月份,干燥车间开始调试运行,采用的物料来自一、二车间板框压滤机煤泥,经给料装置进入三台列管式干燥机。“这套干燥系统能够将23%—26%的煤泥水分降低至18%左右,干燥后的煤泥可以作为商品煤出售,主要用作动力煤,价格上也更加便宜。”辛月一边说一边向记者展示干燥后煤泥的样子。
干燥煤泥,不仅实现了煤泥的全部回收,而且整个生产过程不消耗水,湿煤泥在干燥过程中蒸发出的湿气在冷凝成水后,还可以输送至洗煤厂循环再利用,有效提高了相关资源的利用率。值得一提的是,干燥系统极大地提高了煤泥中水分的蒸发量,减少了运输过程中容易出现的堵卡、冻车等安全隐患,同时还解决了煤泥产品可能对环境造成的二次污染,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均得到明显提高。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在塔山煤矿的日常生产中,技术创新已越来越成为推动企业发展的关键。“这套煤泥低温蒸汽干燥系统经过了反复的试验和改造,特别是面对干燥机‘吃不饱’的问题,我们积极改进工艺,最大限度地加大了煤泥回收量,促进了经济效益的最大化。而实现这一切,靠的就是一批勇于挑战敢于创新的技术骨干。”该煤矿煤质管理部技术员刘凯满是骄傲地说。
本报记者李学林 本报通讯员刘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