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也是最好的清醒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红色资源是我们党艰辛而辉煌奋斗历程的见证,是最宝贵的精神财富,一定要用心用情用力保护好、管理好、运用好。”
红色文化是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百年历程中创造的先进文化,代表了中国共产党人和中华民族的优良品格,彰显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本质属性,内含着伟大建党精神及其衍生的丰厚精神内涵,是伟大建党精神的生动体现。高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办好思政课,最根本的是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解决好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根本问题。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能进一步丰富工作内容、创新工作形式,激励、感化大学生,培育大学生正确价值观、坚定大学生理想信念,最终培养出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
创新思政育人模式。要强调学生在课堂上的主体性,增强课堂教学互动性,创造良好的课堂气氛,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激发学生学习热情。基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多元化呈现,思政教育工作者可借助信息技术创新,采用翻转课堂、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情景体验式教学模式及红色研学活动、红色调研活动、志愿者服务活动等形式,为学生提供直观感知红色文化的机会,在思政教育教学实践中充分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在实践中将红色文化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在思政课教学中,要做到师生“角色转换”,做到“灌输式”与“启迪式”的有效结合,使学生能够高效学习。要充分挖掘思想政治教育资源,把“统一性与多元性”结合起来,思政教师可以借助“慕课”平台,围绕实际教学的需求,依据学生学习情况,合理安排教学资源,从而提高思政教育质量。同时,思政教师要做好“引导者”的工作,在创新课堂教学中,及时了解学生学习状况和学习成效。要做到“因材施教”,灵活运用各种教学手段,坚持“政治性与学理性”的原则,努力探索多种教学方式,以增强学生对思政的情感认同,从而提升课堂教学质量,增强思政育人影响力和辐射度。
夯实思政实践平台。当前,互联网不断普及,“互联网+”语境下,高校可运用新媒体新技术使思政课堂“活”起来,推动思政教育传统优势同信息技术高度融合,增强时代感和吸引力。发挥“线上+线下”协同作用,发挥网络平台教育功能。利用数字技术对红色文化资源进行数字化、可视化、互动化呈现,在契合当代大学生学情实际的基础上,提升思政教育的感染力和吸引力,通过红色短视频、红色文创、红色数字场景、红色动漫等形式实现精准供给。例如,可带领学生开展经典红色电影短视频翻拍活动,组织学生选择特定的电影片段,通过统筹规划、剧本编写、演职人员选择等环节,选用云台、手机等便携式拍摄设备,拍摄短片并加以后期制作,由师生协同完成红色短视频创作。此外,还可利用网络平台构建红色文化立体化传播方式,在思政教育网络空间点亮红色文化关键词,以艺术化的表达、多元化的呈现将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全过程,形成红色文化融入思政教育工作的新样态。以红色资源为依托,充分利用革命历史遗址、纪念馆等场所,开展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参观红军长征纪念馆,了解红军长征的艰辛历程和英勇精神;参观延安革命纪念馆,深入了解红色文化的历史背景和精神内涵;以红色文化为支撑,组织学生参加红色主题的文化活动,让学生在参与中感受红色文化的魅力。组织学生参与社区志愿服务活动,让他们在实践中体验红色精神。
打造优秀教师团队。红色文化融入高校思政教育工作,对思政教育工作者的文化素养、育人水平提出了更高要求。要将思政教师培养纳入教育教学规划,通过专题培训、参观实践、主题教研活动等形式,比如定期邀请专家学者、红色文化机构负责人等来校举办红色文化专题讲座,开展红色文化育人专题培训活动,鼓励思政教师到红色文化教育基地、红色旧址参观学习,与基地教师、机构负责人展开交流,丰富红色文化知识储备,全面提升红色文化素养,提升道德修养,锻炼育人技能。思政课教师立德树人不仅是靠理论说服力,以其深厚的理论功底赢得学生,还要靠人格和人品感染力感染学生。讲信仰的人必须自己首先有信仰,思政课教师要坚定理想信念,不仅要把坚定理想信念内化于心,更要在自己的教育教学工作中自觉率先垂范,躬身践行。
加强红色资源的研究和传播。为了推动红色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我们需要加强对红色资源的研究和传播。鼓励学者、专家和研究人员对红色资源进行深入地研究,这不仅仅是对历史事件的回顾,更是对红色资源背后所蕴含的丰富历史内涵和精神价值的探索。通过学术研究,不仅有助于丰富和完善相关学科的理论体系,更为高校思政教育提供了有力的理论支持。要注重专业研究,还要注重课堂教学,促进教师专业研究与课堂教学相结合,使教师能更好地投入到课堂教学中,提高思政教学质量。将具有代表性的革命人物、先进事迹、重要事件等内容,采用文学的、艺术的形式加以表达,教育引导青年大学生将红色文化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要综合运用全媒体手段,充分利用好传统媒体和新媒体融合产生的传播优势,加强红色文化传播,实现红色基因传承。(作者:河北金融学院 赵雪 张延卿。本文系河北省教育厅人文基础研究重点培育项目阶段性成果;项目编号:JCZX20240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