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要闻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

——记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灵丘县信访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薛建文

  “有事找信访局老薛,我们放心。”群众口中的“老薛”是灵丘县信访局党组成员、二级主任科员薛建文,从1996年来到灵丘县,他已经在灵丘县信访局工作了27个年头了。“当我看到群众从来信访局时的愁眉不展到走出大门时的喜笑颜开,我就觉得这个工作是有意义的。”27年如一日,薛建文心中始终坚守着为民解难、为党分忧的职责使命以及共产党员为民服务的宗旨。
  记者见到薛建文时已是下午一点多了,他还在耐心地为群众解惑答疑。温和谦让是他给人留下的第一印象。
  “做好信访工作,必须向别人学、向书本学。”这是他对信访工作的一个总结。他的办公室和家中的书架上摆满了各种书报刊物,只要有时间便会沉下心来,学习钻研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广泛阅读信访工作专业书籍资料,及时更新知识结构,注意研究和分析新时期信访工作的特点和内在的发展规律,努力让自己在接访时知政策、有底气。
  “以为信访局只处理大事,咱的小事肯定不管,没想到薛同志三天时间就给解决了!”石家田乡刘某在当地某清洁公司打工,在上班途中因自己驾驶装垃圾的小电车侧翻,腿部受伤,向公司提出赔偿,双方产生了分歧,于是刘某抱着试一试的心态,走进县信访局寻求帮助。薛建文在耐心了解事情的来龙去脉后,当即联系相关部门,进行协商调解。为了能够尽早尽快地解决问题,他多次往返于市政局、刘某所在公司。很快,刘某便得到了一次性经济补偿。
  类似的事情还有很多,家住柳科乡的陈某曾在2010年收养了一名女婴,因文化程度不高,陈某不知如何给孩子上户口,连上学都成了问题,忧心忡忡的夫妻俩想到了人们口中的“老薛”。薛建文咨询有关部门后,帮助夫妻俩从村里、属地派出所和民政部门开具了一系列证明,给孩子顺利地办理了上户手续,孩子开开心心地进入了学校。
  群众的事,再小也是大事,如果不能把群众的事时时挂在心上、处处惦记着,就不能称为合格的信访工作者,更有愧于群众的信任和期望。薛建文转变工作方式,变上访为下访和回访。“不能老让群众带着问题来到信访局,我们要主动地去群众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在这样的工作理念下,薛建文时常走出办公室,走到乡村街头,与百姓面对面交流沟通,了解百姓困难,实地为百姓解忧,几乎跑遍了全县180多个行政村。
  在走访期间,薛建文曾遇到这样一件事。武灵镇城道坡村索某的一处平房,在县城改造建设时被政府划为征收房,对老房怀有深厚感情的老索不愿搬离,村干部和工作人员多次上门仍未解决问题。薛建文在了解情况后,不定期上门走访,同老索拉家常,关心询问其生产生活状况,由陌生人逐渐变成无话不谈的老熟人,打开了老索的心结。薛建文向老索讲解了相关政策,看到其老伴常年有病,又争取政策适当倾斜救助,最后问题得以妥善解决。
  对于信访事项,薛建文始终坚持事不过夜,持续做好跟踪回访工作,切实推动信访事项案结事了。针对灵丘县曾发生的一起售楼部欠薪信访事件,薛建文通过电话与售楼部销售经理取得联系,了解了售楼部工作人员袁某被停薪的主要原因。老薛向销售经理讲解了劳动法和恶意欠薪的严重后果,及时化解了这场纠纷。当天下午老薛进行了回访,得知袁某被拖欠的工资将分两次结清,才放下心来。
  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27年来,薛建文始终忠于党和人民的事业,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一位信访工作者的使命和职责。累计接待上访群众1900批次4600人次,现场协调信访事项450余件次,受理群众来信600多件,化解矛盾1300余起……这一串数字背后,凝结着薛建文始终如一的初心与为民服务的坚守。2023年,薛建文荣获全省“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

彭国强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1-04期

  • 第2024-01-03期

  • 第2024-01-02期

  • 第2024-01-01期

  • 第2023-12-31期

  • 第2023-12-30期

  • 第2023-12-29期

  • 第2023-12-28期

  • 第2023-12-27期

  • 第2023-12-26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