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12月16日,在共青团石楼县委的指导下,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石楼县青年联合会迅速组织动员广大青年志愿者、爱心商家行动起来,捐献“暖心包”。
一份姜茶、八个口罩、一副手套、一副耳套,一个简易的“暖心包”准备好后,志愿者们很快将“暖心包”送到环卫工人、快递小哥等露天作业的人群手里。鲜艳的“志愿红”成为冰天雪地中一道暖心风景线。
一杯姜茶,温暖石楼。在熬制姜茶的现场,刘辉正在往一次性杯子里面分装姜茶,装好后再封口。刘辉是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秘书长,也是这次志愿活动的带头人。他表情认真、动作专注,带领志愿者们将姜茶全部装完,并分批拉走以后,才露出了满意笑容。
近日,共青团中央、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公布了第十四届“中国青年志愿者优秀个人奖”获奖名单,刘辉榜上有名。这是刘辉第一次获此殊荣,特别激动。“我记不清参加过多少次志愿活动了,但是我不会忘记选择志愿者这条道路的初衷。”刘辉说,将继续服务他人,温暖社会。
1992年,刘辉出生在石楼县一个小山村。小时候家境并不富裕,上学以后家里负担变得更重,但是父母坚持让刘辉上学。良好家庭环境的熏陶让刘辉既上进又富有爱心。更幸运的是,在校期间,刘辉接受了一位爱心人士的帮助。从此,这份炽热的温暖埋在了刘辉心里,也让他与公益服务结下了深深的缘分。
2015年,回老家经过一条小路时,刘辉看到了一位双眼迷茫、行动迟缓的老人,询问后得知,老人找不到了回家的路。他先带老人吃了饭,又通过多方打听,几番周折后终于找到了老人的家人。这位老人患有老年痴呆症,村里面像他这样需要关心帮助的老人还不少。刘辉深受触动,觉得自己必须做点实事帮助他们。“因为受到温暖,所以我想温暖别人。”刘辉说,从那以后,他就和一群志同道合的年轻人成立了石楼县青年志愿者协会。
协会成立之初,当地居民对志愿者还比较生疏,志愿服务也范围有限。那时,刘辉身着红马甲,入户走访时总会引来周围人的不解。几年来,他始终致力于石楼县志愿服务事业,多次自费外出“取经”,通过培训学习相关专业知识,广泛动员身边亲朋好友积极参与志愿服务建设。
志愿的种子生根发芽,服务他人的理念在这片黄土地上茁壮成长。如今,石楼县的志愿服务队伍由最初几百人扩展到6000余人。为有效连接社会爱心资源,刘辉曾凌晨两点多蹲在汽车客运站啃面包。志愿服务建设的道路充满艰辛,但他从不言弃。
有困难找志愿者,有时间做志愿者。在团中央驻石楼县乡村振兴工作队的支持协调下,刘辉积极回应搬迁群众特别是青少年的期待,围绕学业辅导、亲情陪伴、环境美化、就业指导、社区融入等实际需求,帮助搬迁青少年转变思想观念,逐步适应新环境、融入新生活。比如,他开创的“六点半课堂”“考研自习室”,承办的“青年之家”“乡伴计划”“红领巾学堂”等项目,真正把“志愿”做到了人们的“心里边”。
刘辉的这份爱心在不经意间广泛传递,也为社会和家乡做出了积极贡献。特别是他带领志愿者团队在移民搬迁小区开展的“六点半课堂”。志愿者们陪伴留守儿童做作业、玩游戏;上千本书籍供他们免费阅读,全新的学具也能无偿使用……据统计,“六点半课堂”先后开展主题文化活动、集体生日会、公益课堂等358次,累计活动时长3万余小时。孩子们就这样跟随一批一批有爱心、有学识的志愿者,不断收获温暖和成长。
志愿活动9年来,刘辉和伙伴们书写着新时代雷锋故事。关爱空巢老人、资助困难儿童、热心公益事业、参与疫情防控……一次一次的贴心服务、一年又一年的忘我付出,他们用实际行动践行了“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用实际行动诠释着“优秀志愿者”的光荣使命。刘辉说:“一路走来,有艰辛有感动,更多的是担当。”
郑慧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