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呼啸而来。在北方的寒夜遥想下一个春天,脑海中最先跳出来的是苏堤春晓的美景。
每次去杭州,都迫不及待地想去拥抱西湖。走进西湖,似在欣赏一路风光,又像在搜罗一段历史,或者寻找人人都知晓的许仙与白娘子的动人传说。而最美的西湖印象,来自每一次踏上苏堤。
任由思绪飘飞进这样的画卷:寒冬一过,杭州西湖岸畔,苏堤便犹如一位翩翩而来的报春使者,杨柳夹岸,艳桃灼灼,更有湖波如镜,映照倩影。最动人心的,莫过于晨曦初露,月沉西山之时,轻风徐徐吹来,柳丝舒卷飘忽,置身堤上,如梦如幻。
长堤卧波,南起南屏山麓,北到栖霞岭下,全长近三公里,苏堤给西湖增添了一道绝美的风景。据载,南宋时,苏堤春晓被列为西湖十景之首,元代又称之为“六桥烟柳”而列入钱塘十景,自古深受人们喜爱。沿堤自南向北建有六桥,映波桥、东浦桥、压堤桥、望山桥、锁澜桥、跨虹桥,六桥起伏,为西湖提供多方位的观赏角度,漫步于桥上,西湖美景如画卷般展开。
烟柳拂面,好似在向游人招手。行走到苏堤望山桥南面,一座御碑亭里康熙皇帝题写的“苏隄春晓”碑刻赫然入目。是“隄”,而非“堤”,什么原因?当地朋友笑着解释,这个耳的形状与苏堤的地形非常相似,用耳字旁与漫步在苏堤上的意境契合,故把土字旁写成了耳字旁。还有一种解释就是,土字旁的堤与耳字旁的隄在当时通用。但无论何种解释,都为苏堤增添了浓浓的历史文化韵味。
苏堤早春的美景令人神往,口耳相传的历史故事更耐人寻味。传说北宋时候,著名诗人苏东坡第一次来到杭州当地方官。十分迷恋杭州山水的他,写下了“欲把西湖比西子,淡妆浓抹总相宜”的绝妙诗句。过了许多年,苏东坡再来杭州当太守时,发现西湖长久不治,湖泥淤塞,葑草芜蔓,就感慨上书,认为“杭州之有西湖,如人之有眉目”,决定要学唐朝诗人白居易,疏浚西湖,为杭州人做件好事,于是利用挖出的葑泥构筑成堤,在北山到南山间筑就七段长堤,段与段间留了六处水道,造了六处吊桥,又在长堤两边种上桃树和柳树,既保护了堤岸,又为西湖添一美景。后人为怀念苏东坡筑堤政绩,就将这条南北长堤称为苏堤。
边走边看,两岸的湖光胜景如画卷般展开。不时驻足,晨光在湖面跳跃,仿佛能照进人的心底。期待春暖花开日,拥抱苏堤的春天。
闫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