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业是最基本的民生,牵动着千家万户。
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多措并举促进就业增收。更加突出就业优先导向,发挥就业信息平台和零工市场作用,实施数字赋能就业、创业带动就业、公益性岗位开发、就业见习、以工代赈等举措,促进高校毕业生、农民工、脱贫户监测户劳动力、就业困难人员、退役军人等重点群体稳定就业。如何多措并举促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连日来,省政协委员纷纷结合实际建言献策。
完善政策 拓展空间
激发内生动力促进高质量就业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近年来,我省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就业工作的重要论述和对山西工作的重要讲话重要指示精神,坚决扛起稳就业保就业政治责任,坚持就业优先,兜牢民生底线,紧贴人民群众期盼要求,稳成效、明目标、强政策、抓落实,全省就业态势持续稳定向好。
如何进一步稳就业、保民生?省政协委员、太原市小店区人民检察院副检察长许韶琛建议,首先,进一步完善就业优先政策。将稳定和扩大就业摆在宏观政策突出位置,推动就业政策与区域等政策系统谋划、整体部署、协同推进。
其次,要推动企业的发展,增加就业岗位供给,刺激就业需求。采取有效措施扶持民营企业、中小微企业,发挥这些企业吸纳就业主渠道作用。大力培育多种市场主体,抓好促进工业经济平稳增长、促进服务业领域困难行业恢复发展和支持中小微企业平稳健康发展系列政策落实落地,提升就业吸纳能力。
第三,进一步提升技能,激发就业内生动力。相关部门组织形式多样的职业培训,坚持“因需施教”,适当安排职业素质、求职能力、就业指导等内容。特别是对就业重点群体大力开展订单式、项目制培训,积极帮助他们稳定就业。加强对重点产业、前沿产业人才供需情况分析,有针对性地完善学校教育、人才引进等相关政策。重视职业院校产教融合,共建产教融合平台和实训基地。
“灵活就业已成为新的就业形式和重要就业渠道。”省政协委员、省人社厅工伤保险处副处长王文彪介绍,2023年,我省公益性零工市场实现县县全覆盖,并推动新就业形态劳动者、灵活就业人员社保精准扩面。政府工作报告提出,今年我省将推动就业社保服务覆盖所有行政村和社区,在家门口做好服务保障,并列入民生实事。“通过优化公共服务必将进一步厚植灵活就业、创业就业沃土,满足劳动者多元化就业需求。”王文彪说。
保障基本 多元供给
千方百计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
高校毕业生就业是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
“政府工作报告将加强高校毕业生就业促进服务列入今年要办好的民生实事,明确将召开4000场专场招聘会,省属企业招聘1万人,招募3000名社区助理。这彰显了政府促进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决心和力度,也体现了坚持保障基本和多元供给相结合的思路。”省政协委员、山西元工能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董事长吕晋宇说。
脱贫家庭、低保家庭、零就业家庭等重点群体毕业生求职意愿强,但部分毕业生存在求职信心和技能不足等困难。吕晋宇建议,首先,对重点群体要重点关注,优先提供指导、优先推荐岗位、优先开展培训和实习。开展“一对一”就业精准帮扶,建立“一人一策”帮扶台账,配备一名“帮扶导师”,进行精准就业画像,摸排分析未就业的原因,开展针对性的心理建设、能力分析、岗位推荐工作,帮助毕业生增强求职信心、提升就业竞争力。
其次,加强就业观念引导,健全职业生涯教育体系,完善大学生就业指导课程体系,引导毕业生树立健康的就业观,让面临求职难题的毕业生找到正确的发展方向,做好服务保障,鼓励未就业毕业生开拓就业思路,在成长成才的广阔舞台上发挥自己的专业技能。
第三,要多措并举,全面促进高质量就业。高校要主动“走出去”精准有效访企拓岗,也要积极“请进来”,邀请用人单位进校开展招聘。各地各部门要深入“挖资源”,积极拓展政策性岗位资源。教育部门要积极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西部计划”等基层就业项目,拓展实施“城乡社区专项计划”“大学生乡村医生专项计划”等。总之,要激荡各方面的就业活水,让就业“蓄水池”更充盈。
“高校毕业生就业不仅难在提高就业率,更难的是就业满意度。高校毕业生找工作不那么难,难的是找到满意的工作。”省政协委员、吕梁市公安局离石分局政工监督室副主任滕芸建议,应充分发挥就业信息平台和零工市场作用,数字赋能,精准匹配,助力更高质量更充分就业。
技能培训 技能成才
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促就业
学一技之长,助就业无忧。职业技能培训是解决结构性就业矛盾、推动实现高质量充分就业的重要途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技能人才占从业人员的比例达到33.5%。
省政协委员、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院长付宝春表示,加强新时代高技能人才队伍建设,要坚持就业优先导向,立足我省产业结构和劳动力市场需求,将重点群体就业工作与职业技能提升紧密结合,因人、因地、因时提供职业技能培训,通过“菜单式”服务新模式,助力群众“精准式”上岗,切实增强职业技能培训实效。
近年来,我省持续推进技能山西建设,大规模开展职业技能培训,提升劳动者技能素质,缓解结构性就业矛盾。付宝春介绍,山西运城农业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山西农业“特”“优”产业、企业用工和技能人才需求实际,精准组织培训,按照“因人施培、因产施培、因岗定培”的原则,积极开展面向新就业形态的重点就业群体的岗前培训和技能提升培训。
职业技能培训如何以“小切口”满足民生“大需求”,解决就业“大问题”?付宝春建议,要立足市场需求大力开展新业态新技能培训;要立足技术基础、产业基础、市场基础与发展需求,为产业链、需求链储备培养技能人才;要充分发挥职业技术学校、职业技能培训机构主渠道与政府、企业、乡村就业主阵地的协同作用,为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人才支撑。
开展职业技能培训,职业学校是重要力量。省政协委员、大同市科协主席王正忠建议,要加大职业学校名校长培育力度,建设国家级职业学校校长培训基地,构建职业学校校长培训项目体系,培养一批高素质、复合型的职业学校校长,更好地引领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
本报记者高建华 郭艳 程国媛 要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