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5版:要闻

【深度透视】从“白茫茫”到“金灿灿”

——我省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扫描

  • 临猗县薛公村利用盐碱地的特性,从南方引进大闸蟹、小龙虾、南美白对虾进行养殖,昔日撂荒的滩涂地成了群众致富的金土地。边晓瑞摄

  • 山西农业大学(省农科院)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在怀仁市毛皂镇地头一起探讨新技术应用情况。黄高鉴摄

  • 雁门关外,朔城区神头镇经过改良的2700 亩盐碱地,已成为一片丰收的田野。薛礼伟摄


  •   盐碱地是重要的后备耕地,对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意义重大。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就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作出重要指示。2023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河北沧州市考察时指出,开展盐碱地综合利用,是一个战略问题,必须摆上重要位置。
      我省盐碱地面积大分布广。全国第二次土壤普查显示,我省盐碱土壤总面积451.9万亩,占平川总土地面积的9.9%,93%的面积集中分布于大同、忻州、晋中、运城四大盆地,其中大同盆地面积占62.98%。盐碱地主要分布在桑干河、洋河、滹沱河、汾河、涑水河河谷平原的一级阶地低洼处,以及西部黄土高原山前交接洼地、河谷洼地。按行政区域划分,在大同、朔州、忻州、晋中、吕梁、临汾、运城、太原等8市的52个县(市、区)都有存在。其中,盐碱地面积大于20万亩的县有阳高、应县、山阴、朔城、怀仁等5县(市、区)。
      从上世纪50年代以来,我省各级政府将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作为“三农”工作的一项重要内容,农业农村部门和科研、企业等主体不断加大资金、人员的投入,经过多年努力,取得了阶段性成果。截至2018年底,盐碱地面积已下降至410.35万亩。目前我省盐碱地面积呈逐年下降趋势,针对每个区域、每种类型的盐碱地治理模式正不断取得新突破。

    矢志不移 探索的脚步不停歇

      站在永济市开张镇枣圪塔村的地头,绿油油的冬小麦一望无垠。永济市开张镇农科站负责人吕战虎说,别看现在这麦子长势这么好,以前可不是这样的。
      “以前村民都是用井水浇地,井水氯离子超标,浇过的地,地皮都是白盐巴。高标准农田建设给村里修了渠,接上了黄河水。用黄河水浇地成本低,也更方便了。”枣圪塔村的耕地是盐碱地,农户根据农科人员给出的改造利用“处方”,用黄河水改良后,再配合施用有机肥,耕地明显发生了变化,达到了改良土壤的效果。
      盐碱地治理是一个长期而艰难的过程,初期可能要用几年时间改善土壤质量和减少盐碱度,然后需要更多的时间进行物理改良、化学改良或生物改良,来稳定土壤环境和恢复植被,基于土壤盐碱化的程度不同,最多需要几十年才能实现完全恢复。
      省耕地质量监测保护中心主任郑必昭对记者说:“加强盐碱地综合利用是落实‘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补充耕地后备资源的有效途径。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农村部门和农业科技人员一直在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方面不懈奋斗,努力破解这一阻碍农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
      在上世纪50年代,全省曾以推广刮盐起碱、沟播巧种躲盐、沟垄种植、修筑台田、洪淤压碱等传统措施进行改良。60年代中期,随着大兴水利、发展自流灌溉,灌溉水量大增,但忽视了排水及平田整地,致使地下水位急剧上升,有的地方引起土壤次生盐渍化,后来通过开挖排水沟采取补救措施,因沟排淤积严重等原因,治理效果不佳。
      上世纪70年代到80年代末,盐碱地改造以改善盆地农业生态条件、建立良性循环为目标,农田灌溉以开采地下水为主,同时进行了灌排结合和田间工程配套,开展了大面积的井灌井排、河井双灌,并注重了水利、农业、生物措施的综合配套,加之气候的变化,全省降水量偏少、干旱加剧、地下水位下降带来的自然脱盐,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盐碱地面积处于下降趋势。
      进入新世纪以来,我省高度重视耕地质量建设工程,“十二五”期间,我省实施中低产田改造工程,对大同盆地100万亩盐碱地进行改造。其间,在大同和朔州的9个县(市、区)实施了盐碱地改造项目,并先后在大同阳高、天镇,朔州山阴召开盐碱地改造现场会。
      “十三五”以来,我省积极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先后在阳高、天镇、朔城、山阴等地盐碱地实施了高标准农田建设,投资5000多万元,改造盐碱地近5万亩。特别是2020年12月我省出台《关于切实加强高标准农田建设巩固提升粮食安全保障能力的实施意见》后,高标准农田保有量持续增加,建设标准和质量持续提升,农田防灾减灾能力明显增强,粮食产能明显提高。
      地处大同盆地的阳高县有盐碱地面积36.4万亩,是我省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重点县。近年来,该县加快高标准农田建设,提升盐碱化耕地地力,守牢耕地质量红线,保障粮食安全,阳高县组织县内外科研农技推广单位、专业合作社,根据不同盐碱化耕地类型及危害机理,广泛开展了盐碱化耕地改良技术试验研究和示范推广。据了解,2022年,阳高县粮食产量达到5.47亿斤,这也是该县粮食总产量连续实现“十二连丰”的喜人成效,更与盐碱地改良息息相关。
      阳高县是我省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一个缩影,随着一笔笔资金的到位、一个个项目的实施、一项项技术的落地,许多沉睡的盐碱地被唤醒,曾经寸草不生的土地长出了绿油油的庄稼,农民们脸上露出了喜悦的笑容。

    注重创新 综合改良技术走出国门

      土壤盐碱化一直是制约我国农业发展和综合国力提高的主要障碍因素之一,也是一个世界难题。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特别是从80年代起,我省在盐碱地上开展了以降低地下水位为中心,挖排水渠、修筑防渗渠和井灌井排为手段的工程改良措施,取得了一定的改良效果。但是由于我省盐碱地主要以苏打型盐化土和苏打型碱化土为主,综合治理措施不配套,科研手段跟不上,对农民培训不到位等原因,我省的盐碱地改良工作一直没有大的突破。
      科技就是生产力!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自然离不开科研团队。
      2000年4月,当时的山西省农科院土壤肥料研究所与日本国际协力事业团(JICA)正式签订协议进行为期5年的国际合作研究。
      五年中,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在引进日本改良剂DS-1997的基础上,研制开发出5种盐碱地化学改良剂,并进行了国产化生产,建成了年产5万吨的盐碱地改良专用肥生产线,实现了产业化生产。在省内彻底改造盐碱地5万亩以上,应用推广面积10多万亩,辐射带动50万亩盐碱地改良,建立了化学措施、水利措施、农艺措施和生物措施为核心的综合改良技术体系,形成了内陆干旱型盐碱地改良技术规程,在省外研究成果迅速推广到新疆、甘肃、宁夏、内蒙古、吉林等省区,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国际合作开阔了我们的科研思路,提升了学术水平,也实现了我省盐碱地改良史上的突破。经过不断创新改良消化吸收,团队在作物营养与施肥技术、工农业废弃物资源利用改良技术、耕地质量提升等多方面都取得技术突破,单一的改良技术发展成为科技含量逐步提升的综合技术体系,引领盐碱地改良成果的效益大幅度提升。”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领头人、山西农业大学校长张强说。
      科研团队有效的盐碱地综合改造利用的山西方案得到国家有关部门的认可,并且走出了国门。
      2012年,团队承担了我国对外援助阿尔及利亚盐渍土改良。2015年—2018年期间,联合中国农业大学、美国夏威夷大学和拉脱维亚大学明确了含硫和含碳物料的改良机理和功效;探明了不同覆盖模式下水盐运动规律和玉米生长机制,构建了“全膜覆盖+垄沟种植”与“起垄覆膜+膜侧播种”的技术模式,研发出配套农机具;有效调控了土壤水—肥—盐的时空分布,提高了土壤有机碳含量和微生物活性。
      去年3月初,由团队6名科研人员组成的专家团启程奔赴马达加斯加,开启了新的中非合作和成熟农业技术的输出之旅。
      “多项国际合作提升了科研和学术水平。近几年来团队分工协作能力、整体科研实力都有了质的提升和飞跃,走出了一条科研、应用、产业和教学相结合的发展之路。”山西农业大学资源环境学院副院长杨治平研究员说。
      在有关部门的支持下,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先后在山阴、怀仁、应县、天镇、浑源建成了5个盐碱地改良核心试验区和示范区,先后建成了核心试验区2000亩,核心示范区2万亩,进行各类田间试验25个,涉及作物15种,试验作物品种50多个,开展了不同改良材料和不同盐碱地改良剂改良效果试验,重点研究和示范了盐碱荒地、重度盐碱地、中度盐碱地等不同类型盐碱区改良技术集成效果和技术体系,包括土地平整、灌溉排水、施用化学改良剂、地膜覆盖、耐盐碱饲草玉米种植、测土施肥、增施有机肥等,形成了“盐碱地改良—种草养畜—粪肥还田—培肥土壤”的农业循环经济模式,取得了非常显著的试验示范效果。

    多措并举 盐碱地增产又增收

      盐碱地地租少,产量高不高和改良技术密不可分。2020年,朔州市山阴县潮潮农业合作社负责人温新院承包了200亩盐碱地种玉米,没想到,种了两年,没赚钱反倒赔了。
      赶巧的是,山西农业大学盐碱地改良技术团队负责的“特”“优”农业高质量发展科技支撑工程需要试验田。一方有地,一方有技术和资金,双方一拍即合。
      “分析土样,这片盐碱地平均pH值达到了9.78。”改良技术团队成员黄高鉴说,他们通过施加化学改良剂和添加耐盐碱微生物菌剂的有机肥进行初步改良。“确实有效果,去年试验田玉米出苗率有85%,我自己种的20亩对照组只有60%左右。”温新院说。
      近年来,朔州市通过增施有机肥、添加化学改良剂、深耕深松等一系列化学措施和农艺措施改良治理中轻度盐碱地。此外,随着灌溉条件改善、优良品种推广应用和大型农机的普及,盐碱地增产30%到60%。
      目前盐碱地治理主要有“以地适种”和“以种适地”两大技术路线。早期的盐碱地治理以改良土壤为主。然而,要彻底将土壤中的盐碱降为零,投入大,技术要求高。因此选育出适应盐碱地的作物品种,让“改地”和“改种”“双向奔赴”,无论是从效率还是经济上,成为更加现实的选择。目前,我国已在水稻、小麦、大豆、马铃薯等作物耐盐碱品种选育、推广上取得了积极进展。
      在众多作物中,水稻是盐碱地综合利用的先锋作物。在一些盐碱程度较重的地块,如果具备灌溉条件,可通过种稻大幅度降低土壤中盐、碱的含量,为今后种植其他作物创造条件。
      大同市天镇县三十里铺乡范家庄村地处大同盆地腹部,是典型的平川丘陵区,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白登河自西向东穿越全乡,原先沿河岸的3000多亩盐碱地无法耕种。
      “三十里铺乡虽说地势平坦,但土壤盐碱化严重,许多村民宁愿外出务工,也不愿守着这几亩薄田过日子。”天镇县三十里铺乡范家庄村党支部书记范旭峰介绍,去年,乡里带领大家外出考察后,决定在范家庄村东的盐碱滩上搞水稻种植和稻田蟹养殖,探索“稻蟹共生”立体生态养殖新模式。
      种植水稻可有效降低土壤含盐量,有利于螃蟹生长,螃蟹又可以更好呵护水稻成长。稻因蟹而优,蟹因稻而贵,利用水稻与螃蟹之间的生态关系,减少水稻农药喷洒和螃蟹饲料喂食,实现了经济收益与生态环境改善双丰收。
      在运城永济市开张镇西开张村“南虾北养”千亩生态产业园,目之所及是1000个井然林立的南美白对虾养殖拱棚。谈起盐碱地治理的创新之举,永济市委常委、开张镇党委书记、涑水河开张镇段河长武鑫的话多了起来:“按每年两茬、每棚产量1000公斤、每公斤售价50元计算,一个棚保守估计利润有6万元到8万元。下一步,开张镇将把西开张村‘南虾北养’的成功经验在全镇7个村推广复制。全镇近两万亩盐碱滩地治理难题届时将迎刃而解。”在他看来,提高亩产效率,是开张镇综合改造利用盐碱地的目标。
      既算经济账,更算生态账。运城市农业农村局局长苏丽红介绍,虾苗在成长过程中吸收大量的盐分,排泄大量的酸性物质,经过多年的养殖后,盐碱地土壤中的碱性成分就会得到有效中和;更重要的是,池塘水体的存在提升了地下水位,可以固定土壤避免沙化,非常有利于涑水河流域盐碱地的治理。
      自2020年以来,运城市相继引进和成立广东海大集团、正大集团、永济硕成3家企业,在全市建设规模化的对虾养殖基地。初步测算,这3家规模化对虾养殖基地,每年可增加对虾产量两万吨左右。政企携手,集约化、数字化的渔业工厂让河东大地的盐碱地真正变成“金银滩”。

    本报记者李全宏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2-01期

    • 第2024-01-31期

    • 第2024-01-30期

    • 第2024-01-29期

    • 第2024-01-28期

    • 第2024-01-27期

    • 第2024-01-26期

    • 第2024-01-25期

    • 第2024-01-24期

    • 第2024-01-23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