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月18日,太原市召开干部赴合肥跟班学习成果汇报大会,交流体会收获、掀起“头脑风暴”。
选派55名干部赴合肥跟班进行为期3个月的学习,是太原市委牢记领袖嘱托、落实省委部署、着眼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作出的重大决策,是扎实推进主题教育、提升干部能力素质的生动实践和重要成果。
这场大范围、高规格的汇报大会不仅是合肥学习成果转化推进会,更是解放思想、改革创新动员会。开场播放的一条12分钟汇报片即刻吸引了与会者的眼球。
“这次跟班学习前所未有,我们深受触动,大为震撼!”
“学成归来,我们就是要成为合格的产业链参谋、项目谈判专家。”
……
一段段从心底流出的感悟,不仅带回了沉浸式跟班学习的答案,更表达出广大干部用好“他山之石”,蓄积“攻玉之力”的信心和决心。
合肥“能”,究竟做对了什么?
同样不沿江、不沿边、不靠海,合肥通过改革开放、科技创新,特别是敏锐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机遇,实现快速发展,2022年经济总量突破1.2万亿元,是太原的两倍多。
合肥为什么“能”?带着问题去,带着答案回!
来自34家单位、平均年龄41岁的55名干部分成“提升国有投资平台融资能力”“科技成果转化”“提高专业化招商引资能力”“全面提升开放能级”“创优发展环境”5个小组,与合肥24家单位对接。每一个小组面对的都是太原迫切需要破题、破局的关键问题。
合肥大胆探索资本招商、以投代引,打造出“芯屏汽合、急终生智”战新产业集群,形成了一批成功案例,他们究竟做对了什么?
提升国有投资平台融资能力小组从“战略思维、方法措施、实践落地”3个层面入手,明确“基金丛林体系的建设和运作、京东方项目募投管退模式探究”等5个专项调研课题,最终完成了30余万字的各类工作报告和专项调研报告,基本读懂了“合肥模式”:创新股权投资基金模式,通过国资引导撬动社会资本,打造出“政府引导母基金、国资平台基金”双驾并驱基金体系,形成了“国家、省、市、县(区)”基金和市场基金全网络投资的“基金丛林”。通过“信易贷”企业融资平台,建立政府、担保、银行、平台四方合作的高效融资服务模式。
进出合肥市政府大厅和电梯间,电子屏幕里滚动播放的是招商指标完成情况,交流中各级干部聊得最多的是产业发展,真正做到了“人人都是招商员”。这一幕给跟班干部们留下十分深刻的印象。
带上思考去、带着思路回。合肥招商的秘诀在于保持定力深耕产业链,一张蓝图绘到底。近两年,太原“一把手”抓招商,部门、县(市、区)联动抓招商的氛围已形成,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与合肥相比,在专业化、精准化招商上还有欠缺,特别是合肥通过“四条战线”研判,即专家分析+行业评估+尽职调查+集体决策,把决策是否投资的问题变成如何防范投资风险的问题,值得借鉴。
在合肥学习的过程中,跟班干部与各派出单位党委(党组)每周连线,同题共答,将“合肥经验”与太原实际、自身职责相结合,边学边研边转化。太原市促进外来投资局围绕九大重点产业链,深化招商图谱,目前已完成新一代半导体产业链分析,力争春节前完成不锈钢、碳纤维等产业链“画像”,并将协同相关部门拟定产业链专班招商机制和科技招商方案。
实地考察企业、园区等上百次,收集整理近年来安徽省、合肥市政策文件508份、典型案例124个……跟班学习不是简单复刻,而是探寻合肥的成功密码、隐藏规律、实战招数。合肥归来,5个小组研究提出150多条富有建设性的发展建议。
汇报大会对做好成果转化作出部署:聚焦对外开放、招商引资、优势产业、国资引领、科技赋能、创优环境六大板块,市委书记带头领题,市领导分工破题,列出时间表、路线图。根据市委组织部制定的成果转化方案,各单位努力在思想上破冰、视野上破局、行动上突围,打造本领域“太原方案”。
合肥“能”,太原何以“能”?
合肥的出彩逆袭,得益于对融入国家重大战略的深刻把握,坚定地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战略,成功从长三角“旁听生”转变为长三角城市群副中心。
合肥“能”,太原何以“能”?把握大势、融入大局。
太原毗邻京津冀、靠近雄安新区,是山西中部城市群的核心。向合肥学习,坚定融入京津冀协同发展,服务雄安新区建设,加快打造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
今日之太原重大机遇叠加交汇:国家将太原列为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重点城市,以太原为核心的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进入国家“十四五”规划,太原的发展已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近两年来,全国首批中小企业数字化转型试点城市、国家综合货运枢纽补链强链支持城市、现代流通战略支点城市、国家气候投融资试点、无废城市、国家区域医疗中心等一批国家级试点密集落地,持续赋能城市建设发展。
省委对太原发展高度重视、寄予厚望,立足更好发挥省会在全省高质量发展中的引领带动作用,于去年9月专门出台《关于支持太原市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更好发挥龙头带动作用的意见》,支持太原在山西中部城市群建设、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构建高水平创新体系、服务融入新发展格局、建设宜居宜业城市“五个方面”当好龙头。
合肥“能”,太原何以“能”?谋定快动,久久为功。
围绕建设国家区域中心城市,2023年11月29日召开的中共太原市委十二届五次全会出台行动方案,提出“六地”发展定位,即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国家能源技术革命策源地、国内外重要文化旅游目的地、内陆地区高水平对外开放新高地、区域现代服务业集聚地和全省民生幸福首善地。同时提出“543”体系抓落实,即:树立对标对表、解放思想、马上就办、攻坚克难、久久为功意识,用好清单工作法、一线工作法、专班工作法、闭环工作法,健全考核、督查、激励机制。
建设国家先进制造业重要承载地位列“六地”目标之首。1月10日举行的中共太原市委十二届六次全体会议暨市委经济工作会议提出,今年,将开展百亿级企业培育“五个一批”行动,即:政策突破助力一批、技术创新培育一批、更新改造壮大一批、对接配套提升一批、项目建设打造一批,力争在未来3—5年再重点培育13户百亿级企业。
新年伊始,太原亮出大抓经济发展的“组合拳”:1月17日,举办“培育百亿级企业推动高质量发展”工作座谈会,10位企业家交流思路举措,提出意见建议。1月19日,启动新时代民营企业家培养计划,每年培养民营经济行业领军企业负责人50名、年轻一代民营企业家100名。省委常委、太原市委书记韦韬深情寄语广大企业家,积极融入太原发展大局,抢抓战略机遇,用好比较优势,共享机遇、振奋精神、乘势而上,实现城市和企业共赢发展。
合肥“能”,太原何以“能”?坚定信心、奋起直追。
继2023年岁末捧回“2023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2023年度活力城市”之后,1月23日,由中国气象局组织评选的“中国气候宜居城市(县)”创建成功地区名单公布,太原市区榜上有名。
今日之太原,景色迷人醉,错认江南归。走出去,请进来,自信地向外界展示太原之变、太原之进、太原之美。两年多来,太原市委主要领导带队赴粤港澳大湾区、长三角、京津冀以及葡萄牙、摩洛哥、埃及等地考察推介招商,签约项目上百个,直接推动华为矿山军团全球总部、上海新昇半导体硅片材料、龙江航空总部基地、泰康太原旗舰康养社区等一批重大标志性项目落地签约。华润、腾讯、招商局集团等世界500强、行业领军企业表示将进一步加大在太原产业布局力度;浙商、徽商代表团,上海工业经济联合考察团,台企联和台企代表等纷纷前来交流考察、洽谈合作……太原对外吸引力影响力显著增强。
合肥“能”,太原也一定“能”!
1月16日,全球最大的铜箔制造基地——太原惠科20万吨电子铜箔(一期)项目在太原市阳曲县大盂产业新城投产。这是2022年太原市赴粤港澳大湾区招商活动签约落地的重大项目,总投资90亿元。惠科股份董事长、总裁王智勇在接受采访时说:“项目从开工到投产历时305天,创造了同行业最短的建设投产纪录,更加坚定了我们在太原的发展信心。”
在刚刚闭幕的省两会上,“落实‘晋创谷’发展‘1+5’政策措施,加快建设太原先行区。”写入政府工作报告。合肥全力营造良好创新环境,在科大硅谷、中安创谷等科创载体建设方面积累了大量成功经验。合肥科技成果转化经验模式将率先集中在“晋创谷·太原”复制应用,先行选择10个左右条件相对成熟的项目进行全产业链培育,为全省“晋创谷”建设探好路作示范。
以“人一之、我十之”的精气神,起步即加速、开局即冲刺。太原市委副书记、市长张新伟提出,要用开放的眼光想事、用市场的逻辑谋事、用资本的力量干事、用平台的思维成事、用专业的能力做事。
学习合肥保持定力深耕产业链——太原市聚焦高端金属材料、先进碳基材料、先进生物材料及生物制药等九大重点产业链体系,健全完善产业链“链长制”,形成“一条产业链、一名市级链长、一个工作专班、一套工作方案、一批支持政策、一张产业图谱、若干目录清单”的工作体系。
学习合肥破解要素保障难题——太原相关部门联手建立项目载体资源库,进一步摸清可供招商引资使用的土地情况,围绕不同区块特点,精准匹配产业和项目,探索建立城区项目用地协调保障机制,力争实现地等项目。
学习合肥为企业提供集成服务——确定今年为“营商环境优化提升年”,集中精力打一场攻坚战,全力打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整合构建全市经营主体全周期服务平台,努力实现“一枚印章管审批、一个平台全服务”。
学习合肥推动和鼓励干部敢为——制定出台规范政商交往正面、负面和倡导的三张清单,探索制定分行业分领域的试错容错免责实施方案和容错免责清单。
今年,实质性启动太原临空经济区建设,推进文旅体制机制改革,力争太绥高铁及西客站开工……解放思想敢突围、深化改革勇破题、狠抓落实求实效,今日之太原,人心思齐、人心思进,对发展愿景更加认同,迈向未来更有底气。太原市委常委、组织部部长武晓花介绍说,将继续选派优秀干部,赴先进发达地区开展百日实训,引导带动广大党员干部提升本领、担当作为。
坚持向优者学、与快者比、跟强者争、朝高者攀,努力打造具有太原特色的高质量发展模式——合肥“能”,太原也一定“能”!
本报记者杨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