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扎实深入推进公民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必然要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实施公民道德建设工程,弘扬中华传统美德,加强家庭家教家风建设,加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提高人民道德水准和文明素养。这为进一步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提升全民道德素质和社会文明程度指明了方向。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和精华所在,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有着丰富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价值理念、道德规范等。山西拥有得天独厚的红色资源和历史积淀,坚持太行精神、吕梁精神的精神文明创建,坚持三晋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能够有效推动山西公民道德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目标。为此,我们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要求融入法治建设和社会治理,体现到国民教育、精神文明创建全过程。坚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道德规范、强化道德认同、指导道德实践,培养在思想水平、政治觉悟、道德品质、文化素养、精神状态等方面同新时代的要求相符合的、能够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新时代公民。山西地处黄河中游,诞生了中国早期文明,拥有着悠久的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以及第一批被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太行精神(吕梁精神)。深厚的文化底蕴奠定了山西公民道德的基调,在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熏陶当中,激发人们形成善良的道德意愿、道德情感,培育正确的道德判断和道德责任,提高道德实践能力尤其是自觉践行能力,引导人们向往和追求讲道德、尊道德、守道德的生活,形成向上向善的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面临着国内外风险挑战明显增多的复杂局面,要时刻关注国际国内形势深刻变化和我国经济社会的深刻变革,解决道德领域的突出问题,促进社会治理能力的现代化。事实证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具有的强大精神动力,是凝聚人心、汇聚民力的强大力量。只要我们坚定道德追求,不断激发全社会向上向善的正能量,就一定能够为中华民族乘风破浪、阔步前行提供不竭的精神力量。
扎实推进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要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坚强领导核心。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加强党对公民道德建设的领导,加强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教育,充分发挥党员干部在道德上的表率作用,明确社会成员道德教育的正确方向,广泛开展公民道德教育,促进社会道德风尚蓬勃向上发展。
坚持中华传统美德的精神教育。深入挖掘三晋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含的德育元素,以晋地家训、晋商守则、农耕文化、名人典故等作为现实教育载体,在社会中传播正面道德观念,形成强劲的社会德育凝聚力,推动山西公民自觉加强道德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深入阐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所蕴含的仁爱、诚信、正义等道德精神和理念,挖掘家国情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敬业奉献、诚实守信等传统美德,使之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相协调、与现实生活相融通,成为全体人民共同的精神标识。
强化道德建设的法治保障。山西省公民道德建设,需要公序良俗的“软约束”,也需要法律法规的“硬约束”。针对公民道德领域突出问题,一定要综合运用经济、法律、行政、社会管理、舆论监督等各种手段,结合山西省民情建立常态化机制,做到有力惩治突破道德底线的行为,形成扶正祛邪、惩恶扬善的社会风气。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道德理念融入法治建设过程中,在法律法规中反映出鲜明的道德价值取向,让法律的有效实施有道德的支持,让道德的践行有法律的约束。
形成全民参与的良好局面。用好红色资源,广泛开展永远跟党走、强国复兴有我、红色基因传承教育、青少年主题教育、网上主题教育等群众性主题宣传教育活动,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以及结合“互联网+”技术开设网上展馆等。通过全民活动的开展,涵养崇善向上的社会风气,强化民族凝聚力、向心力,形成爱国爱家、向上向善的社会主义文明新风尚,推动公民的道德水平、文明素养进步提升。
新时代新征程,我们要继续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建设中华民族现代文明,进一步增强历史自觉、坚定文化自信,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汲取思想精华和道德精髓,使之成为我们日用而不觉的共同行为准则,不断汇聚起十四亿多中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强大精神力量,推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者:太原理工大学文法学院 王亚菲。本文系山西省社科联2022——2023年度重点课题研究项目“新时代公民道德建设的山西探索”阶段性成果;编号:SSKLZDKT202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