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王荔)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主办,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承办的“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学论坛·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日前在京举行,揭晓2023年中国考古新发现入选项目和入围项目。其中,由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申报的“山西霍州市陈村金至清时期瓷窑址”被评为入围项目。
霍州窑也称陈村窑,位于霍州市城西南6公里的陈村,窑址基本叠压在村庄之下。1986年被公布为山西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6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据《霍州志》记载,陈村窑生产的器具“细腻柔软,釉面泽润,器形小巧玲珑,造型精巧美观。质地薄如蝉翼,脆如秀玉”,在北方民窑中名列前茅。到元代,霍州窑已达到北方陶瓷首屈一指的地步,人赞誉“霍州瓷窑,登峰造极”,可惜其制作工艺至清末日渐衰退。
2021年,霍州市启动霍州窑总体保护规划编制工作。2022年—2023年,山西省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及霍州市文物部门组成联合考古队,对霍州窑开展了全面、系统的考古调查和勘探工作,并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对霍州窑开展了有史以来首次科学考古发掘工作。
在前期系统调查和勘探基础上,考古队选择8个地点发掘,发掘面积共计600平方米。揭露出金元明时期窑炉9座、作坊9座、灰坑40个、沟2条、井1个等多处窑业遗迹,出土了大量瓷片和窑具,较为全面、立体地展现了霍州窑的瓷业历史和生产面貌。
霍州窑作为山西地区金元时期生产瓷器的代表性窑场,在中国陶瓷发展史中具有重要地位,尤其在元代北方地区大部分窑场生产普遍衰落的形势下,霍州窑以工艺精湛、造型薄俏的细白瓷制品而独领风骚,成为北方地区白瓷窑场的杰出代表,也成为元代手工业门类中北方陶瓷手工业的标志性窑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