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指出,“必须把推进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的政治,在党的统一领导下,团结最广大人民,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这是总结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经验并从人类发展大潮流、中国发展大历史考察中得出的规律性认识,具有十分重大的政治意义和战略意义。
以中国式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中国共产党成立百余年来,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所进行的一切奋斗,就是为了把我国建设成为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新中国成立以后,我们党孜孜以求,带领人民对中国现代化建设进行了艰辛探索,提出了全面实现农业、工业、国防和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宏伟目标,领导人民在旧中国一穷二白的基础上建立起独立的比较完整的工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为现代化建设奠定根本政治前提和宝贵经验、理论准备、物质基础。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作出了把全党工作的着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重大决策。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我国实现了从生产力相对落后的状况到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的历史性突破,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在理论与实践的互动中成功推进和拓展了中国式现代化。中国式现代化是我们党领导全国各族人民独立自主探索和成功走出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道路,是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光明大道。中国式现代化走得通、行得稳,是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唯一正确道路,必须倍加珍惜、始终坚持、不断拓展和深化。
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以高质量发展为首要任务。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才能够为中国式现代化提供坚实基础;坚持高质量发展,推动经济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才能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才能为有效应对各种风险挑战奠定实力。党的二十大报告深刻阐明了中国式现代化作为最大政治的根本依据,同时深刻阐明了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在推动中国式现代化事业中的关键意义。当前,我国社会生产力水平总体上显著提高,社会生产能力在很多方面进入世界前列,但是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一些突出问题尚未解决,发展质量和效益还不高,生态环境保护任重道远等;民生领域还有不少短板,群众在就业、教育、养老等方面面临不少难题。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通过高质量发展,着力解决好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大力提升经济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更好地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更好地推动人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全面进步。
以“最大的政治”的清醒与笃定,朝着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目标奋勇前进。新时代新征程上,必须坚持以“最大的政治”统领党和国家发展各项工作,聚焦经济建设这一中心工作和高质量发展这一首要任务,不断壮大我国经济实力、科技实力、综合国力,为中国式现代化构筑坚实的物质技术基础。必须坚持和加强党的全面领导,把中国式现代化宏伟蓝图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坚决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把党的领导落实到党和国家事业各领域各方面各环节,使党始终成为风雨来袭时全体人民最可靠的主心骨。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定一以贯之走自己路的自信自立。中国式现代化是创造人民美好生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康庄大道,必须以“最大的政治”的清醒,坚持自信自立,坚定不移沿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阔步前行。全面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始终与人民风雨同舟、与人民心心相印,想人民之所想,行人民之所嘱,依靠人民创造新的历史伟业。必须心怀“国之大者”,统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战略全局和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勇于开顶风船,善于转危为机,努力实现更高质量、更有效率、更加公平、更可持续、更为安全的发展,不断塑造新的竞争优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在经济持续健康发展中成功推进和拓展中国式现代化。(据《红旗文稿》2024年第1期)
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哲学教研部主任、教授 董振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