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勤春早,就业当先。近日,省发改委等四部门印发《促进青年就业行动方案》,释放了我省要下大力气,千方百计促进青年就业的强烈信号。青年是保就业稳就业的重点群体,奋力推动青年“能就业、好就业、就好业”,必须多措并举、多点发力,扩大就业岗位和就业资源的供给,以实招硬招取得实效。
扩大青年就业岗位供给,充分发挥经营主体主力军作用,开拓市场化就业渠道。经营主体是经济的力量载体,一系列稳就业的政策措施是否有效、可持续,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市场主体的发展状况,经营主体发展得好,就业就有了坚实的基础。数据显示,截至2023年11月底,全省实有各类经营主体428.85万户,较上年同期增长9.8%。必须全力优化营商环境、构建高标准市场体系,通过税收优惠、扩岗补贴等,激发企业活力,提升吸纳高校毕业生等青年就业能力,支持创业带动就业,广开市场化就业渠道。
扩大青年就业岗位供给,重在持续支持产业发展,着力推进产业带动就业。产业兴旺,企业强劲,所需就业岗位就会源源不断增加。一方面,制造业对于推动经济增长和提高就业质量至关重要,要加快推动制造业振兴升级,增强制造业对青年的就业吸引力;另一方面,大力发展生活性服务业,推进文化旅游、健康养老、家庭服务等服务业向高品质和多样化发展,培育壮大“天镇保姆”“吕梁山护工”等家政服务品牌,发挥电商在带动青年就业方面的促进作用,鼓励中专以上学历毕业生入职养老护理员。
扩大青年就业岗位供给,还应加快拓展城乡基层就业空间。基层能够为高校毕业生提供更多元的就业选择,让年轻人才在广阔舞台上大显身手。近年来,随着县域经济发展,城乡社区服务新需求不断增长,为年轻人才拓展了就业空间。要加快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统筹城乡基本公共服务一体化建设,改善生活品质,让广大青年能够安心在基层工作。同时推动公共就业服务下沉基层,实施好“特岗计划”“三支一扶”等基层就业项目,深入挖掘医疗卫生、养老服务、社会工作、司法辅助等就业机会,为基层提供坚实的人才支撑。
就业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民心工程。有效扩大青年就业岗位供给,既关系到千家万户的美好生活,又能为经济运行提供人力供给。相信,随着相关政策红利不断释放,青年就业必能实现量的扩大和质的提升,干事创业的动能、活力将进一步激发。
李泽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