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8版:要闻

【习近平总书记关切事】雷锋精神绽放新光芒

  雷锋,用短暂而平凡的一生,谱写了永恒的精神篇章。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弘扬雷锋精神作出一系列重要论述,指出要“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
  学雷锋纪念日前夕,记者走进城市和乡村,从无数志愿者无私奉献的故事里,感受新时代雷锋精神之光。

【一】

  “积小善为大善,善莫大焉,这和我们党‘为人民服务’、‘做人民勤务员’是一脉相承的。我们要见贤思齐,把雷锋精神代代传承下去。” ——习近平
  在天津市津南区双新街道,吕艳艳有两个身份:金兴家园社区网格员,街道“小巷管家”志愿服务团志愿者。
  双新街道是一个大型居住区,2015年成立之初,卫生环境差、安全隐患多,业主与物业之间矛盾重重。
  街道成立次年,吕艳艳成为一名社区工作者。当时,小区许多楼栋里堆放着杂物,有严重安全隐患。吕艳艳上门劝导,常常吃闭门羹。
  “雷锋说,‘我是人民的勤务员’。‘勤务’,就应该体现在为人民服务的日常点滴中。”吕艳艳和同事们商量,决定以志愿服务打开邻居们的“心墙”。
  她和同事一起入户问需,了解居民的实际困难和诉求,调解邻里矛盾……越来越多居民开始配合他们的工作,一些居民还主动加入到他们的队伍中。
  志愿服务占用了吕艳艳许多业余时间,她却乐在其中。“在学雷锋的过程中,我体会到了‘赠人玫瑰、手有余香’的幸福感”。
  雷锋精神汇聚起向上向善的力量。2020年,双新街道统筹辖区内的志愿服务力量,成立多个志愿服务团队。
  百姓“点单”、社区“派单”、志愿者“接单”。双新街道学雷锋志愿服务团队已经有16个,注册志愿者近4000人,累计服务群众3万余人次,社区服务精细化程度、专业化水平不断提升。
  过去,双新街道环境脏乱,邻里不睦;如今,这里井然有序,邻里和谐。街道党工委书记程俊敏说:“我们将继续做好学雷锋志愿服务,当好人民的勤务员。”

【二】

  “希望广大志愿者、志愿服务组织、志愿服务工作者立足新时代、展现新作为,弘扬奉献、友爱、互助、进步的志愿精神,继续以实际行动书写新时代的雷锋故事。” ——习近平
  在北京协和医院,有这样一群医生,在为患者精心治疗之余,化身志愿者,或走进社区、基层传播健康知识,或在重大活动中提供医疗保障。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范俊平就是其中一位。
  2022年,北京冬奥会期间,一名厨师因频繁出现胸闷症状,来到医疗服务点就诊,接诊的就是担任冬奥志愿者的范俊平。通过详细问诊,他发现患者有长期的糖尿病和吸烟史,出现双下肢水肿,心电图显示疑似陈旧心梗。
  “这可能是严重的心血管疾病,需要尽快转诊。”范俊平迅速作出判断,患者第一时间被转运至定点医院。入院检查发现,患者有猝死风险,因救治及时,转危为安。
  早在2008年,范俊平还是一名医学生时就参加了北京奥运会志愿服务。从那时起,志愿服务的种子便种在了他的心中。多年过去,范俊平已经成长为一名经验丰富的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副主任医师,但“学雷锋”的激情一直在心中燃烧。参加义诊、科普工作,2020年新冠疫情来袭时毅然报名前往一线……
  在北京协和医院,以志愿精神为代表的雷锋精神,不仅影响着一批批医生,也传递给更多的人。涓涓细流汇聚成海。仅2023年,北京协和医院就有674位志愿者参与学雷锋志愿服务,服务时长近3万小时。

【三】

  “不断发展壮大学雷锋志愿服务队伍,让学雷锋在人民群众特别是青少年中蔚然成风,让学雷锋活动融入日常、化作经常,让雷锋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更加璀璨的光芒,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凝聚强大力量。” ——习近平
  “我走进大山,就是为了让你们有机会走出大山。”2010年,一位大学生支教志愿者在课堂说的这句话,让蒲姝颖难忘。
  26岁的蒲姝颖在重庆市合川区三汇镇一个山坳坳里长大,初中毕业之前,她很少走出大山,对外面的世界充满向往。
  “那位支教老师的话为我点亮了心灯,也在我心里埋下一颗志愿者的种子。”蒲姝颖说。
  2016年考入大学后,蒲姝颖开始参与学校各种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从受助者转变为志愿者。
  风雨兼程去廉租房开展爱心课业辅导;为孩子们上环境教育科普课;为社区小朋友讲述雷锋叔叔的故事……学雷锋志愿服务活动几乎填满蒲姝颖的课余时间。
  大四时,作为重庆大学第22届研究生支教团的一员,她奔赴重庆石柱土家族自治县三河镇大河小学,成为32个山村孩子的“小蒲老师”。得知全校孩子都没学过英语,蒲姝颖在数学教学任务外,主动扛起4个班的英语课。
  蒲姝颖说,雷锋曾在日记里写道:如果你是一滴水,你是否滋润了一寸土地?如果你是一线阳光,你是否照亮了一分黑暗?……“当年那个大学生姐姐就像雷锋一样,滋润了我的内心,为我照亮了前路。我也想像他们一样,为孩子们点亮心中的明灯”。
  一年的支教时间,她走遍了每一名学生的家,倾听每一个孩子的快乐、烦恼和忧伤。2023年7月,蒲姝颖被推选为第31届世界大学生夏季运动会开幕仪式执旗手,作为青年志愿者代表与奥运冠军一同手执国际大学生体育联合会会旗入场。
  雷锋精神赋予蒲姝颖火一样的热情,也“点燃”了她身边的同学、朋友,重庆大学学雷锋志愿服务氛围日益浓厚,越来越多的同学加入青年志愿者行列,2019年志愿服务1万人次,2023年增加到8.6万人次。
  “在别人有需要的时候伸出援手,你就是雷锋。”蒲姝颖说。

据新华社电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4期

  • 第2024-03-03期

  • 第2024-03-02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8期

  • 第2024-02-27期

  • 第2024-02-26期

  • 第2024-02-25期

  • 第2024-02-24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