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副刊

穿越时光的古村记忆

  在现代社会的快节奏中,我们或许已经惯常于便捷的都市生活,却往往忽略了那些被岁月雕琢过的古村落。冯骥才先生的《古村·古俗》便是一本能够带领我们穿越时光,探寻那些被遗忘的乡村记忆的珍贵之作。
  《古村·古俗》以冯骥才先生多年来对中国民间文化遗产保护的思想结晶为基础,集结了他对古村和古俗的研究和观察,全书分为古村和古俗两部分,共收录了36篇文章。透过冯骥才先生的笔墨,我们仿佛能够听到古村古俗里传来的悠悠历史回声……
  书中的古村,是时光的见证者,也是文化的传承者。它们隐藏在青山绿水之间,远离了都市的喧嚣和浮躁。在这些古村里,房屋错落有致,小巷幽深宁静,仿佛时间在这里凝固,让人忘却了尘世的纷扰。书中细致描绘了不同地区古村落的建筑风貌,从北方的四合院到南方的徽派建筑,每一座古村都是历史的见证者。以安徽黄山脚下的宏村为例,那曲折蜿蜒的水系、精美的马头墙以及独特的月沼,不仅展示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巧妙利用和改造,也反映了中国古代建筑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念。
  古俗,蕴藏着古朴的文化精髓。它们源于古老的宗教信仰、民间传说和日常生活,是古人们智慧的结晶。作者详细描述了各种传统古俗,如祭祀、婚嫁、节庆等。这些风俗不仅具有深厚的历史底蕴,还体现了古人们的智慧和创造力。例如,祭祀活动中的庄重神秘,婚嫁仪式上的喜庆热闹,都让我们感受到了古人们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憧憬;春节期间的舞龙舞狮、端午节的赛龙舟等,这些活动不仅是村民娱乐的方式,更是一代代传承下来的文化符号,蕴含着深厚的民族情感和集体记忆。
  古村落居民的日常生活方式,尽显古人的生活智慧。比如,对于农耕文化的详细描写,不仅体现了农民对土地的依赖和尊重,也反映了他们根据季节变化调整农事活动的智慧。此外,书中对于手工艺、民间医药等传统知识的记录,更是对无形文化遗产的一种珍贵保存。
  手捧《古村·古俗》,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的隧道,走进了那些古老而美丽的村落。在那里,我感受到了古村的静谧之美、古俗的独特魅力以及古村与现代的交融。
  在未来的日子里,让我们共同努力,让古村的风情得以延续,让传统文化在新的时代里焕发出更加绚丽的光彩。就像书中所说:“每天都是崭新的,愉快悲伤全靠自己心境。”让我们怀着对古村的敬畏之心,去感受那些穿越时光的古村风情吧!

袁家莉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3-07期

  • 第2024-03-06期

  • 第2024-03-05期

  • 第2024-03-04期

  • 第2024-03-03期

  • 第2024-03-02期

  • 第2024-03-01期

  • 第2024-02-29期

  • 第2024-02-28期

  • 第2024-02-27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