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展新质生产力,依靠创新科技,也依靠创新人才。由运城市专职聘请,来自清华大学、中北大学、山西农业大学、东北林业大学等高校、科研院所的10名“科技副总”,从去年8月受聘以来不断以先进的专业技术破解技术难题,推动外加剂、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产业升级,加快培育新质生产力。
科技创新是企业发展的重要保障。同时,对于企业而言,科技创新也是一块难啃的“硬骨头”。虽然当前部分企业能够找到外部专家攻克技术难题,但大都是以临时顾问的形式,难以深入企业内部,帮助企业推动科技创新。山西省科技厅出台了《科技副总项目实施办法(试行)》,强化企业科技创新主体地位,着力推动“四链”融合,引导科技人才服务山西现代产业体系建设高质量发展。从“科技副总”角度看,与地方企业融合发展,能更好地把理论研究与生产实践结合起来,提升科研水平、生产经历和自身能力,促进科研成果快速就地转化。从企业角度看,选聘一名“科技副总”,就等于对接了一个高校,链接了一个强大的资源平台,能够有效推动企业破解关键人才和技术难题,增强企业科技创新和经营管理能力。“科技副总”一头连着科技创新,一头连着产业发展,有力推动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人才链的深度融合,当企业、高校、人才实现对接与耦合,将产生“1+1+1>3”的协同效益。
“科技副总”到企业任职,依托重点实验室、企业技术研发中心、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院士工作站等创新平台,在整合创新资源、拓宽产学研合作渠道、引进和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强化企业研发机构建设、完善企业技术研发体系等方面全面发挥作用。引进一个“科技副总”,可以影响一个企业,聚集一批人才,为企业可持续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各企业要结合行业特点,为“科技副总”提供必要的工作条件和个性化服务保障,让其引得来、留得住、用得好。在重大项目建设、关键技术攻关等过程中,更要敢于“出题”,建立合理的收益分配机制,最大限度发挥“科技副总”的作用。
在科学研究领域,“从0到1”,代表研发的突破;“从1到100”,代表研究成果的转化和应用。对于科研团队与企业创新发展,将创新链与产业链有效链接形成闭环至关重要。因此,“科技副总”项目如何链接科技、高校和企业资源,需要进行有益探索,最大限度搭建校企合作助力科技成果转化的新通道。相关部门也要加强服务保障,做好资源统筹,进一步健全完善政策体系,为科技人才脱颖而出和尽展才华提供全方位要素保障,推动“科技副总”项目实施工作取得实效。
人才兴,产业才能兴。要以“科技副总”为纽带,把科教长板引向产业,推动更多人才向产业一线集聚。专业跟着产业走,要探索紧贴产业创新需求的科技人才培养新模式,进一步提高学科专业建设与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的适配度,真正做到人才与产业的“双向奔赴”,让人才为新质生产力注入新动能。
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