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歌剧《桃花红杏花白》(以下简称《桃》)看过两次,皆座无虚席,剧场活跃,观众自发的掌声不断。走出剧场,人们仍在议论纷纷,音余街巷,真不容易呀!我的脑海过不完的电影,心潮久久不能平静。
编导高明
剧本剧本,一剧之本,人所共知,毋庸置疑。而将平面文学搬上舞台,导演的艰辛不知多少,既有心血,更须智慧。
《桃》剧主旨鲜明。以抗日战争为背景,青年男女生死不渝的爱情故事可歌可泣,精神永驻,是一部爱国主义教育的好教材。传统民俗、地方特色浓郁的对歌擂台赛为主要情节,大敌当前,生死存亡的危急关头,化家仇之干戈为玉帛。不乏太岳抗战英模沁源县《众志成城》的影子,《梁山伯与祝英台》《罗密欧与朱丽叶》的痕迹,《金沙滩》中潘杨讼和《明公断》中包青天的形象。大胆借鉴,合理演绎,既不雷同落套,更非抄袭剽窃。挖掘古典,发扬光大,继承创新,典范当之无愧。
避开说教。全剧在讲述抗战故事,诉说革命道理,始终将晓之以理寓于动之以情之中,难能可贵。杨柳青的肺腑倾诉:“潘杨共饮一江水,多少年深山相处度春秋。有什么解不开的疙瘩,有什么化不开的仇?鬼子冲进家门口,同胞还要窝里斗?!举起刀枪去战斗,誓死不当亡国奴,不杀鬼子不罢休!”掷地有声,木石动心。桃花表白:“从来没听过这样的话。你是自己的天,你是自己的地;要活出个桃花红开在春风里。羊群里的骏马海底的龙,杨家出了个杨柳青。你打开了我心上的锁,解开了我的忧。我的长明灯,是你添的油。”纯真少女被彻底征服了。
潘爷爷把土炸药秘方传授给杨柳青,杨母收下潘桃花,以及潘二少的改邪归正,拿起刀枪,跻身革命队伍,始终没有一句说教,皆系形势所逼,私欲与世仇统统化作同仇敌忾、一致抗日的滚滚洪流。
摆脱俗套。削减了许多繁杂而没戏的过场,抗日战争而不见鬼子,真可谓破天荒的大手笔。高明更在于没有鬼子却让人时时处处笼罩在“三光”政策的极度惶恐之中。
花花公子仗势欺人,从传统戏到新编戏似乎无一例外。而该剧潘二少死皮赖脸勾引桃花,招来一盆脏水,却奈何不得。所以如此,决定于桃花豁出命不怕死的倔强性格。
场与场切换多采用影视剧手法,简洁洗练且富跳跃性,有戏则长,无戏则短,演绎到了极致。男女一号被绑定法桩,看似突兀,但观众绝无半点困惑,立马联想到的是“刑场上的婚礼”。
战争故事没有面对面的长枪短剑,取而代之的是声、光、电协同的立体轰炸,烈火冲天,一群被捆绑在一起的民众,象征临危不惧,团结赴难的坚贞不屈。紧接着战火中一个个陆续倒下的满目死尸,在压抑的声乐中缓缓起立化作雕塑,有如“梁祝化蝶”,必将永远矗立在人们心中。
高潮迭起。导演充分借鉴传统戏曲综合艺术结构第一的创作思维,科学运筹,合理调度,冷热搭配,动静结合,起伏跌宕,环环紧扣,直达高潮,戛然而止。由对歌赛引出男女一号相知相爱,惹来潘二少挑逗阻挠;杨家选美却走失新郎,男女私奔,触犯乡规,遭受惩罚,绑定法桩;潘爷爷冒险松绑,却被潘家武力拦截。舞台上出现了杨家母子联合潘家爷孙共同对抗潘二少的激烈势态,剧情发展到了巅峰,观众为之揪心。千钧一发之际,高举兵刃的斗士亮相,抗战洪流冲破僵局,恩怨情仇转化为同仇敌忾、英勇杀敌的决绝,高潮进入尾声。
语言曲化。宏观分析,剧本类似正三角形,顶点是立意,两边是构架,底线是语言。只要主旨正确,构架合理,剧本即有了立足之地。就为后续修改提供了有价值的基础。若从微观实践考量,剧本变成了倒三角形,语言则升华为顶边,是一切的载体,或描述或抒情不可或缺。《桃》剧编者十分精通此道,文字功底深厚,生活气息淳浓,生动形象,通俗易懂,抑扬顿挫,节奏铿锵,概无佶屈聱牙的辞藻堆砌与标榜政治的口号连篇,凡词皆诗情画意之曲语:石头开花做了个梦,醒来心上砸出个坑。春天里开花不由人,好想为你开出漫山桃花红。窑洞里做梦起高楼,忽然间不觉得大山陡。你打开我的心锁,解开我的愁,我的心灯是你添的油。胳膊粗的麻绳蘸了水,捆住身子捆住腿,捆不住两颗分不开的心,生死路上紧相随。风里裹着刀,云里埋着雷,黄泉路上我们走一回。六月里山洪决了坝,管它山崩地裂老天塌。休想分开我们俩,哪怕是脖子上架虎头铡。
音乐地道
民族音乐为主的交响乐,中西合璧,演奏娴熟,指挥有方。家喻户晓的古典名歌《桃花红杏花白》主旋律贯穿始终。独唱、对唱、领唱、合唱诸多声乐形式刻画人物渲染氛围,臻于佳境——
桃树为谁栽,桃花为谁开?
千言万语一句话,哎呀呀!不说也明白。
低头的黄牛,仰脖子的鹅;
人出众不是你的错,逆天改命那是戏文里的歌。
潘家历来奸臣多!七郎八虎子孙今何在?杨母也不是佘太君!
舞美逼真。敌机轰炸,战火硝烟,不见鬼子却战乱无处不在,惶恐惨烈,惊心动魄。旋转舞台上的桃树红花,展现出满山遍野的春和景明,令人心旷神怡。摇动的纺车,融汇着几多生活的甜蜜和喜悦。主题升华无须喧宾夺主的大制作验证确凿。
表演精到
剧本纸上谈兵,编导隐于幕后,奉献给观众的是活跃在舞台中的演员。再度创作,揉体验与表现合二为一。男女一号演员甜美的歌喉,潇洒的身段声情并茂,精湛演艺,定格特写,观众倾心。饰杨母与潘爷爷的演员功夫老道,刻画人物不瘟不火恰如其分。其他形形色色配角,唱念做打全能,都做到了性格化、多侧面、全方位映衬。尤其三丑角媒婆的插科打诨,调味适当。纵观全局,人山人海,场面恢宏,红花绿叶,应有尽有,效果不言而喻。
此外,化妆服饰设计得体,浓淡可人,宛若一道靓丽风景。换景间隙如果人手再麻利一些,黑幕再缩短一些,岂不更好。
该剧是继承创新的实践,发挥院校优势,教学生产密切结合,出人出戏出精品。为国家育才,为学生铺路,为大众奉献精神食粮,几全其美,大有可为。
杏花白衬桃花红,梁上情歌人爱听。
红女绿男春心动,姻缘何憾富与贫。
儿女同心共死生,爷娘恩怨自消停。
千年不解潘杨讼,战火硝烟化坚冰。
桃花红映杏花白,野岭氍毹百花开。
千年万代开不败,爱在心窝暖在怀。
赵威龙 苏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