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得了急病,会去医院“急诊科”诊治。同样,火车头遇到突发“病情”,也需要“急诊科”会诊治疗。太原局集团公司太原机务段太北检修车间第一包修组就是这样的一个“科室”,这里每个人都是处理火车头“病情”的高手,被形象地称为“火车医生”。
“胡永君,我已经接好管子、打开阀门,开始抽油吧!”太北一包修组职工王宏观边说边从韶山4型699号电力机车A节走行部下方地沟里钻出来。
这是3月14日8时28分,发生在太原机务段太北检修车间小辅修库内的一幕。
原来,这节机车主变压器A瓷瓶与导电杆之间胶垫老化、受挤压出现漏油,需要抽出变压器油,更换胶垫。
40分钟后,抽油结束。胡永君两手抓紧导电杆,王宏观用扳手用力松开瓷瓶与导电杆间的固定螺丝。接着,他们密切配合,更换了两个胶垫。
然后,他们又对变压器补油,并对A瓷瓶进行排气作业。
下午,韶山4型699号电力机车出库交车试验,胡永君上车检查,确认排除了A瓷瓶漏油故障。
这是他们组“出诊”的一个缩影。
太北一包修组现有18名职工,承担段属韶山4型电力机车、和谐D3CA型电力机车,共计110余台小辅修、临修电力机车上所有电器部件及其电线路的维修保养。每天7时,他们通过“望闻问切”的手段,对每台小辅修机车进行“集体会诊”,把存在的“病情”进行汇总,进入小辅修库后开始“治疗”。
问起难处理的故障,工长申涌增心有余悸地说:“3月7日,我接到整备车间提票,韶山4型6143号电力机车辅助回路灯不亮的故障。机车入库后,凭借多年经验,我拆开机车2号端子柜的重联插头,确认是A节灯显示线接地。然后,逐一排除灯显示线回路、2号低压柜逻辑控制单元、前端子柜等处所,最后才找到是一根导线接地所致,更换导线后排除了故障。那个故障涉及的线路多,排查特别费时费力,我用了一天时间。”
在日常“诊治”中,该班组坚持“修养并重,预防为主”的原则,以“三性”(苗头性、倾向性、关键性)问题为着力点,严格落实机车“四按三化”记名修制度,按照“严、细、快、准、实”工作法,认真“治疗”机车,确保每台机车都“健康”。班组的安全秘籍是:20%责任+20%专注+20%投入+20%用心+ 20%汗水=100%安全生产。
一分耕耘,一分收获。2023年,太北一包修组完成354台小辅修机车、452台临修机车检修生产任务,为煤炭、钢材、矿石等大宗货物运输提供充足的运力支撑。2022年,该班组荣获太原局集团公司“先进班组”称号;2023年,荣获中华全国铁路总工会“火车头”奖杯。
张毅 张秋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