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4日8时许,在淅淅沥沥的春雨中,临猗县北辛乡王申村文化大院迎来了回村休假的青少年学生,开始了新一天的展览教育。
门口,71岁的村关心下一代工作委员会主任许新祥一边开门,一边侃侃道来:“老古董里有故事,老物件上有乡愁,咱今天参观学习的重点是村史馆,大家细细看、好好学。”
像这样的活动,村关工委一年要举办140多场次,已成为王申村传承村史文化、关心教育下一代的主要形式。
拥有2700人的王申村,耕地面积达一万余亩,是一个文化底蕴深厚、传统民俗浓郁的苹果种植专业村。近年来,该村关工委结合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以弘扬传统文化打底,以教育青少年成长固基,以涵养村风民俗增效,通过文化兴村,使该村从“满盘沙”汇成“一盘棋”,用文化“软实力”构筑乡村振兴“硬支撑”。
构筑传统文化新载体
远水茫茫、近山叠嶂,地处大嶷山脚下的王申村,与黄河遥望,构成一幅人文画卷。
“大门头里铺翡翠,咸阳城里万丈光;要问这是啥地方,王申村里果飘香……”说起王申村昔日的荣光,村民李民的顺口溜一段接一段。
王申村历史上文化璀璨,人才辈出。明清时期,商人李新兴三代诚信经营名噪四方;红色文化赓续传承,革命战争年代涌现出抗日英雄、解放战争功臣、抗美援朝英模人物42人;1958年创办的王申敬老院负有盛名……
历史长河的积淀,让这里的文化底蕴愈发深厚。
“发掘整理村里这些传统文化,让其在新时代再焕光华、再领风骚,这是村民的呼声,也是发展的要求。”王申村党支部书记李润民说。
时代有呼唤,“五老”有回响。
2015年,退休老干部李峰提议,成立村关工委,把村里的乡贤“五老”组织起来,发挥他们有时间、有文化、有威望、有情怀的优势,引领推进王申村乡村文化建设。
此提议立刻得到村民的积极响应,30多名老干部、老战士、老专家、老教师、老模范申请加入。时任村党支部书记许新祥就是其中的一位,并勇担村关工委主任重任。
村关工委根据村情实际,设立了法治宣传组、村风建设组、教育宣讲组、书法绘画组等8个小组。
弘扬乡村优秀传统文化离不开一个好的平台和载体。许新祥和乡贤“五老”们商议,决定以村里的李家四合院和闲置的影剧院为基础,建设以文化大院、文化大礼堂和村史馆、革命功臣馆、党史国史教育馆、书法展览馆为主要内容的“一院一堂四馆”文化场所,构筑乡村文化新载体。
有着500年历史的李家四合院经抢修变成了一座精彩纷呈的王申村文化大院,又把1983年建设的村影剧院翻修加固,换装为“王申村文化大礼堂”和村民文艺活动场所、科技培训课堂和书法展览馆。
在硬件升级改造的同时,弘扬王申村优秀传统文化的“软件”建设也在“迭代焕彩”。
由社会主义火车头、苦乐年华忆乡愁、黄土地上竞风流、民居日新上层楼、追梦明天展鸿猷等十个篇章构成,共30余万字的《王申村志》出版发行;由乡贤“五老”们收集、发掘、整理代表村各年代特点的实物160多件、照片380多张,制作成板面32块,撰写文稿10余篇,制作展柜6节,全部在文化大院中村史馆、革命功臣馆和党史国史教育馆进行陈列。
“‘一院一堂四馆’展现的是王申村奋进不息的变革史、村里百业发展的繁荣图、弘扬优秀传统文化的大课堂,教育性、文化性都很强。”王申村在外工作人员李克成说。
“在优秀传统文化弘扬上,我们无非是早想了一步,构筑起了乡村文化建设的队伍和阵地。”村关工委副主任李兆业说。
据统计,“一院一堂四馆”建成开放至今,前来参观的青少年和各界人士达5000多人次。
唱好乡村关爱大本戏
搭起台子还要唱好戏。通过乡贤“五老”的“讲、宣、导”三字诀,唱好乡村关爱的大本戏,奏响了新时代“爱的奉献”。
从广阔天地走进火热军营,从农村青年嬗变军校大学生,儿子许朝洋这种由表及里、有名有实的成长进步,做父亲的许朋泽由衷地感觉到村关工委的作用。
“教育就是关心,严管就是爱护。孩子能有今天的结果,和村关工委乡贤‘五老’的呵护分不开。”许朋泽说。
“唱好乡村关爱大本戏,其核心不过三个——关爱谁?关什么?怎么关?”村关工委主任许新祥说。“抓住了这个‘牛鼻子’,唱好乡村关爱大本戏就是水到渠成的事。”
对于在校的青少年学生,王申村定时开放“一院”“四馆”,利用节假日,村关工委组织他们参观,让他们了解村史,濡染乡情,致敬英雄,热爱家乡。
第六居民组李某13岁的孩子,正上小学五年级,不知何故产生了心理障碍,不愿意上学读书。村关工委几位“五老”多次陪伴着他到“一院”“四馆”参观开导,终于打开了孩子的心结,让他高高兴兴返回校园。
第八居民组的青年学生李小润应征入伍前,村关工委的“五老”和他一起去革命功臣馆学习,重温先辈的英雄事迹,并在英雄榜前宣誓。两年后李小润在部队荣立三等功,成为全家乃至全村的光荣。
针对村里的青年农民,王申村关工委选择5名有文化、有口才的“五老”组建了故事宣讲队,用本村人和事编故事、讲故事,培养他们的责任担当和情怀。
他们先后编写了《李新兴繁荣了咸阳城》《威风锣鼓闹香港》《李荣发崖下杀鬼子》《李永光创建敬老院》等十个故事,在村党员主题日讲,在村组会议上讲,在村民红白事上讲。
其中,许新祥专题讲解王申村抗美援朝英模的英雄事迹,已讲了160场,产生了很大影响。
“身边的榜样最抵人心,先辈的故事感人肺腑。村关工委爷爷们讲的故事,我们爱听、爱学。”村里正在读初中一年级的学生李依璁说。
引领乡风文明新风尚
“墨犁耕心田,笔斧拓神境”“翰墨生清风,山乡识好梦”……行走在王申村,家家户户门上悬挂的书法木刻对联,副副传神,字字真切,呈现出王申村向上、文明、淳朴的新面貌,书写出唯诚难欺、诚信为本、和谐友善的新风尚。
“乡村振兴,不仅需要产业振兴,还需要文化振兴。王申村关工委按照村党支部、村委会确定的以文化兴村的途径,通过搭建各类文化平台,提升农民文化素养,涵养乡风文明。”青年书法爱好者许江勇说。
以王申村关工委的书法绘画组、文艺表演组、诗词楹联组为依托引领,全村形成了近百人的文化艺术活跃人群,他们每逢节日、村里演戏、村民的红白事、老人过寿,都要组织大家编诗文、写贺联、送表演,传承文化民俗,年活动量达260场次以上。先后成功举办了美丽王申、诚信王申、友善王申、文明王申四届书法展。积极向上的文化活动,已成为该村一道独特的乡村景观。
巷道里张贴着《二十四孝图》小故事绘画;广场的大理石上雕刻着村规民约;村中央悬挂着村党支部、村委会评出的道德模范、孝顺媳妇、文明家庭等板面,并配上照片和诗歌,有帮助外地客商解决生活难题,为全村果业销售架起桥梁的宁启才;几年如一日义务修整田间道路的陈开国;自掏腰包将门前空地修建成广场供村民娱乐的陈根录;十几年无微不至照顾病妻,撑起一片天的李宏太;默默资助村里孤寡老人的陈守科……耳濡目染,润物无声。
“书以明理、文以正行,多彩的文化活动为建设文明、友善、和谐、美丽的王申村奠定了基础。”李润民说。
2023年9月,总投资8.5亿元的山西晋龙养殖股份有限公司临猗分公司年存栏800万只蛋鸡养殖项目有意落户王申村,需占用第二、第三居民组60余户村民的近600亩土地,当时正是苹果、梨成熟采摘前的最后一次养分输送期,村民知道后,不计个人损失提前摘苹果、下酥梨,为项目建设腾地,拉送清理地上附着物……不到一周时间就把项目用地全部落实到位。
“乡村振兴不仅要塑形,更要铸魂。王申村关工委以文兴村、以文化人,让文明新风得以弘扬,让传统美德得以传承,让村民守得住‘根’,留得住‘乡愁’,看得见‘远方’。”北辛乡党委书记黄志恒说。
李宁波 郭正 张新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