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版:就业

让新业态成为增收新引擎

  近年来,伴随着经济高质量发展、高科技迭代更新,以知识经济、信息技术为代表的新兴产业和平台经济迅速崛起,电子商务、在线教育、网络金融、数字娱乐、远程医疗等新业态蓬勃发展,新兴职业不断涌现。中国人事科学研究院的报告显示,短视频直播生态孕育和催生了174个新职业,其中,直播电商直接带动的有店铺运营师、数据分析师等30个新职业。
  催生新业态、推动新业态发展壮大,对扩大就业规模、提升就业质量、优化就业结构具有积极意义。如今,新业态新职业已经融入社会经济生活,成为社会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群体。但要使新业态真正成为稳定就业新引擎,还需多方引导和支持。
  完善相关机制,促进新业态稳定发展。新业态领域还存在不利于就业资源有效流动和精准匹配的壁垒,需提升新业态新职业的社会认同度,加大对新业态的政策倾斜,探索构建适配新业态发展的公平、透明的数字治理体系,建立健全适应新业态发展特点的常态化激励机制,为促就业积蓄动力。
  提升公共服务,保障就业者相关权益。许多新业态更具灵活性、流动性和包容性,突破时间、空间束缚,吸纳更多富余劳动力进入就业市场。而这一群体的劳动保障相对滞后,需健全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壮大基层社区专业化服务队伍,及时将其纳入劳动保障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今年的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分类完善灵活就业服务保障措施,扩大新就业形态就业人员职业伤害保障试点。人社部也印发“两指引一指南”,为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劳动权益保障建立了政策框架,切实保障其劳动权益和经济效益。
  健全技能培训,提升人才与岗位适配能力。新业态发展速度快、内容新、变化多,对技能培训提出了更高要求。应该强化“培训赋能”,释放“培训红利”,推动产学合作,鼓励职业技术学院和应用型高校建立更多适应新业态需要的实训基地,实现技能培训和市场需求精准对接。同时,可以通过建立技能学习的开放式平台和数据共享网络,帮助更多劳动者掌握和提升新业态发展所需技能,推动就业质量持续提升。

雨晗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4-14期

  • 第2024-04-13期

  • 第2024-04-12期

  • 第2024-04-11期

  • 第2024-04-10期

  • 第2024-04-09期

  • 第2024-04-08期

  • 第2024-04-07期

  • 第2024-04-06期

  • 第2024-04-05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