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时候生活在吕梁山脉南麓的永和县,因父母均是地处平川的洪洞人,他们被老家人称作在山里工作,我们也就被称为山里人。12岁随父母工作调动至临汾前,我就是地道的一个山里娃。山之于我,便是认知自然的大部分,在山里抓蚂蚱、割艾蒿、拾柴火、摘野果、吹蒲公英,和小伙伴们玩打仗、刨土窑,甚至偷摘农民地里的向日葵、水萝卜等。几乎所有孩提时代的快乐都源于山,山便成了我永远也割舍不下的快乐家园。及至几年封闭的中学校园生活,后到省城读大学、留校工作、成家立业,20年间,不再有开门见山的生活。
随着年岁的增长,足迹也随之涉远,其间有过草原上的狂奔和醉卧,有过观海听涛的心潮澎湃,有过江南小镇细雨湿巷的静思冥想,有过塞外风吹荒漠的荡涤雄浑,更有的是一个黄土高原山里人对山外之山的瞻望、领略和感悟。而立又三之年,离开高校,先后到同处太行山的晋城、长治工作近7年,有了朝夕细品太行的机会。太行古称上党,号天下之脊,“俯瞰中州,肘臂河东、并州,则谓晋国咽喉也”,地理位置十分重要,历为兵家必争之地。众所周知的长平之战留下了纸上谈兵的成语典故,尘封了成千上万赵国将士血流成河的悲壮历史。著名者,还有曹操征战上太行,戎马倥偬之际,写下了“北上太行山,艰哉何巍巍”的千古佳句。巍巍太行山,群峦绵亘,其险其峻其莽莽,磨砺了上党人的意志,也孕育了不屈不挠、艰苦奋斗的太行精神。与山一样性格的人在这片厚土谱写了“天人合一”的不朽篇章。同左手一指的太行一样,右手一指的吕梁,在黄河之东默默书就了同样感人的吕梁儿女传奇。
太行、吕梁是我国82座山脉中的两座,驻足黄土地,望神州群峰,各具其形、各展其貌,各抒其势,仅五岳而言,便有“泰山雄如坐、华山险如立、衡山秀如飞、恒山幽如行、嵩山峻如卧”之谓。不同的山,其形其貌其势虽异,然其性却一,像一个个伟岸男子耸天地之间,让人仰止,心向往之。
山里人,没有不爱山不乐山的,生于斯,长于斯,即使走出了大山,魂魄亦寄于斯。小时候是山的孩子,长大了想做山一样的男人。山是自然造化,人是万物之灵,山不语而心旌动。古往今来,山之于人,人之于山,可谓无限情愫,直叫人慢慢品、静静思。
山在地理学上的定义是海拔高度500米以上,相对起伏大于200米,坡度又较陡的高地。在人的视野中,山的最显著特征是高,是一种让人仰止的高。高中所藏所蕴的神秘、威严、广博、峻险都让人心存敬畏而崇拜。在人类文化史上,山崇拜是重要的自然崇拜之一,是深埋于人类心灵的文化现象。山精、山鬼、山神观念,以及祭山、封禅活动,广泛记载于史书小说和民间传闻。崇拜山,反映了人类对大自然的敬畏之心,人类祈求山神保佑或以之为图腾。古代的帝王常常亲自上山祭祀,一来保自身健康吉祥,二来佑帝国繁荣昌盛,三来显君权神授昭示天下。古代文献中,甲骨文中已有确凿的祭山记载,《山海经》中也有许多隆重的祭山描述。昆仑山崇拜是我国神山崇拜的原始形态,而封禅五岳更是皇室最为隆重的祭祀仪式,其中最重要者又当属封禅泰山,泰山也成为人、神、鬼沟通交流的汇聚之地。“泰山石敢当”至今都是服妖驱邪,护佑安康的镇物。华夏民族生生不息,神山崇拜绵绵不绝,现今,民间许多百姓仍有拜山祭山的习俗,西藏地区更是保留有系统完善的神山崇拜体系和具体而专业化的祭山仪式。少数民族还留下了许多祭山的歌、咏山的诗,表达了对山的崇拜、依恋、爱慕,北方草原游牧民族围绕阴山山脉创作的诗歌,有两首撼人心灵,一是匈奴民歌中的“亡我祁连山,使我六畜不蕃息,失我焉支山,使我妇女无颜色”;二是《敕勒歌》中的“敕勒川,阴山下。天似穹庐,笼盖四野。天苍苍,野茫茫,风吹草低见牛羊”。
积土成山,有石而高。由于地球的板块运动形成了形状各异的山脉,横亘在人们的生活里,在人们“靠山吃山”的同时,山也阻挡了人们迈向远方的步履,于是逢山开路,人类开始了征服山的历程。《列子·汤问》记载:愚公家门前有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挡着路,他决心把山平掉,智叟笑其傻,愚公答曰,我死了有儿子、儿子死了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平。这则寓言故事,经毛泽东在一次讲话中提到后,便家喻户晓了,也成为人类征服山、改造山,征服自然、改造自然的精神写照。
古代的生产力水平毕竟还不发达,真正的移山填壑多是当今的事情。天堑变通途,截断巫山云雨,一条条巨龙翻山越岭,人类的脚步越来越快,行程也越来越远。在人类的日常生活中,登山作为一项征服山,挑战自我的活动,从古一直延续至今,在登山中人们领略自然造化、磨砺品格意志、开阔胸襟视野,人生的感悟亦随登高而生。杜甫《望岳》“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苏轼《题西林壁》“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等等诗句,道出了登山的视野,抒发了临高的哲思。古人登山诗句中,最写实诙谐者,当属唐寅的《登山》诗“一上一上又一上,一上直到高山上。举头红日白云低,四海五湖皆一望”,诗如其人,似俗却雅。写山者,历史上不乏其人,然而最快意胸怀、荡气回肠者,是毛泽东的诗句,可谓状山容、抒豪情,写得气势磅礴,读后情味隽永。如长征路上的《十六字令三首》“山,快马加鞭未下鞍。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山,倒海翻江卷巨澜。奔腾急,万马战犹酣。山,刺破青天锷未残。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坚强豪迈,顶天立地的英雄气概和革命豪情跃然纸上。山是阳刚的,征战大山的人亦是阳刚的。《水浒》里108条好汉由四方聚梁山,揭竿而起,替天行道。现代中国革命时期,红色的队伍为了理想翻越雪山,走进大山。井冈山、宝塔山、太行山、沂蒙山、狼牙山、风雨大别山,艰难险阻中,用鲜血用生命,为中华为民族,写下了可歌可泣、气壮山河的壮丽诗篇。
山是一种精神,山也是一种文化。寄情于山,归隐于山,或修身、或养性、或怡情,人山相合,构成了中国人的心灵家园,山居文化也成为中国文化的一部分。走近山,走进心灵与自然的交汇处,忘却失意、忘却烦恼、忘却悲伤、忘却功名利禄,静静的融入于山,思在其中、乐在其中、醉在其中。孔子“仁者乐山”,以山比德,诫众生当以德载物。庄子“山林与、皋壤与,使我欣欣然而乐与”,乐在物我两忘的超然境界。王维《山居秋暝》“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宁静空灵,淡雅清丽,令人心醉。陶渊明《饮酒》“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归园田居》“少无适俗韵,性本爱丘山。误落尘网中,一去三十年。”为我们展示了一幅闲适淡泊、悠然自得的美丽图画,创造了雅士鸿儒的田园神话。黄公望晚年隐居富春山,一幅《富春山居图》集中显示了其山居生活的心灵境界,被后人誉为画中之兰亭。这幅传世之作也因两段分藏于两岸,而成为炎黄子孙企盼祖国山河统一美好心愿之承载。
山,《说文解字》曰“山,宣也,宣气散生万物,有石而高。”《释名》云“山,产也。”可见,山除广大崇高外,其可蕴生万物。有山必有林,山林不仅是飞禽走兽的栖息之所,更为人类提供了丰富的生活物质资料。从自然和人文两个角度讲,山承载了我们的形和神,是人类生命和精神的生息地和守望地。山像父爱般肃默、厚重、沉稳、坚韧、内敛,赋予我们物质供给和精神支撑。然而,在山面前,人类有时像无知的孩子,甚至是贪吃的孩子,只是一味地索取,无休止无节制地捕杀、砍伐、采挖山之生灵、树木、矿产,青山变秃岭、葱郁成疮痍,风沙卷地、雾霾遮天,儿时的山幽鸟噪渐逝渐远,渐成记忆。
每个人心中都有一座山,它连着我们的昨天,系着我们的今天和明天。昨天,我们崇拜山、征服山、寄情山,今天,我们更应善待山、性同山。呵护山就是呵护我们自己的家园,珍惜山就是珍惜我们自己的存在。昨天,我们是懦弱的孩子,今天,我们要做山一样的人,无语而挺拔、宽厚,蕴钟灵之气屹立天地间。
刘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