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法律服务是政府公共职能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保障和改善民生的重要举措。连续5年在全国率先开展“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以下简称“惠民工程”),今年将继续投入资金3553万元。近日,省司法厅与省财政厅联合印发《山西省2024年“免费法律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惠民工程”实施方案》。“惠民工程”通过全省117个县(市、区)公共法律服务中心、1300余个乡镇(街道)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为群众提供免费法律咨询,为特殊群体提供法律援助,不断实现公共法律服务范围覆盖城乡,供给方式便捷高效。
“惠民工程”工作内容主要是在提供免费法律咨询的基础上,聚焦农民工、残疾人、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法律服务需求,为特殊群体提供无偿民事、刑事诉讼代理和刑事辩护等法律援助服务。从2019年以来,“惠民工程”切实解决了人民群众大量法律问题,有效维护了困难群众的合法权益,预防减少了基层矛盾发生。法律援助旨在为困难群众打开法律服务的大门,建立健全便民利民措施,畅通申请渠道,丰富服务内容,让涉及困难群体的矛盾纠纷纳入法治化轨道解决。
高质量的法律服务有助于坚定人们对法律援助的信心,强化全社会对法治的信仰。“惠民工程”服务是无偿的,但对群众合法权益的保障水平不能打折扣。一方面,要积极推进法律援助标准化建设,进一步规范各环节业务。对工作成效明显、群众认可的法律服务人员进行授星,授星情况将作为法律服务人员评先评优的依据,同时探索授星法律服务人员值班补贴梯级模式,充分调动法律服务人员工作积极性。另一方面,要聚焦农民工、残疾人、困难职工等特殊群体法律服务,提高服务的精准性。立足增强普法宣传的针对性、提高风险预判的准确性、提升矛盾纠纷化解的成功性目标,有效发挥“惠民工程”在建设法治社会和助力基层治理中的积极作用。随着社会发展进程,要不断创新工作理念、工作机制和方式方法,完善管理系统,升级“惠民工程”管理软件,增加服务模块,实时动态掌握全省咨询和特殊群体法律援助各类数据。利用数据库信息,优化法律服务人员库,对法律服务人员进行动态管理,进优退劣,提升法律服务水平,让更多需要法律服务的人得到应有的帮助。
当司法需求得到充分满足,人民群众才能切实感受到公平正义就在身边。要不断提高公共法律服务供给能力和水平,加快推进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促进基本公共法律服务均衡发展,积极回应民生诉求,着力解决老百姓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让人民群众感受到实实在在的获得感,让法治的阳光温暖每一个人的心灵。
郭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