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9日,记者在山西银行太原高新街支行看到,服务台整整齐齐摆放着数个红色的“零钱包”。工作人员介绍,这是银行落实国家政策、最新推出的便民措施。“标准包分别有300元、100元两种规格,零钱面值为20元、10元、5元和1元,金融消费者可通过银联云闪付平台预约兑换。”
国务院办公厅今年发布《关于进一步优化支付服务提升支付便利性的意见》以来,我省金融业积极落实政策,一系列新举措相继落地,满足消费者多样化的支付服务需求。
现金是支付服务体系中最基础的一环。在手机支付日益普及的背景下,找零难等成为人们面临的现金支付痛点。为保障公众的现金支付需求,近期省内各金融机构发挥各自优势,在不同领域推出便利化措施。
“中国银行为门店提供的‘零钱包’兑换服务,解决了找零难问题。”4月初,中国银行太原市并州支行与山西金虎商业集团签约,开展现金便利化支付合作。根据协议,中行将为金虎商业旗下1600个店面提供“零钱包”兑换服务。交通银行山西省分行从城市交通切入,为乘客提供支付便利服务。近日,在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支持下,该行与太原市交通运输局、太原市第二出租汽车公司联合开展出租车行业零钱包发放活动。截至4月中旬,全省针对出租车行业共发放“零钱包”8228个。浦发银行太原分行则与山西省人民医院、省医疗卫生机构综合服务中心开展合作,向省卫生健康委委直医疗机构开设便民兑换窗口,发放“零钱包”,解决患者日常小额现金使用需求。
“‘零钱包’推出满足了社会经济运行中不同的支付结算需求,维护了消费者的支付选择权,优化了现金流通环境。”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有关负责人说,目前,社会公众可通过三种方式办理“零钱包”兑换。一是通过“云闪付”App山西省零钞预约服务平台办理“零钱包预约”;二是通过部分金融机构线上“App”或电话预约;三是在各金融机构营业网点柜台直接兑换。截至4月中旬,全省共发放“零钱包”16.12万个。
与此同时,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拓展全天候小面额现金投放渠道,在全省范围内推广“ATM机具+小面额取现”,鼓励有条件的银行业金融机构适当改造ATM机具,至少增加一种小面额钞箱,方便群众直接提取小面额现金。截至4月中旬,全省共布放各类支持零钞支取的自助机具1270台。
让外籍来晋人员“花钱”更顺畅,是优化支付服务的重要内容。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有关负责人介绍,该行积极推进新版永久居留证的升级改造和便利化应用,与省出入境管理局联合开展永久居留证样卡开户测试工作,确保辖内所有网点支持新版永久居留证办理账户业务,实现永久居留证人工窗口无障碍开户。同时,积极推动境外银行卡受理改造,协调省有关单位推动“食、住、行、游、购、娱、医、学”八大场景重点商户积极开通外卡受理,并推动成立外币兑换中心。目前,工商银行山西省分行在全省11个地市成立了12家外币兑换中心,配备18种外币现钞兑换和美元、欧元、英镑等常见外币“零钱包”,全面支持线上预约取现、线下即来即兑的外币兑换服务。
记者从中国银行山西省分行了解到,该行发挥外币业务特色优势,在307个网点提供多元化外币现钞服务,所有网点主要外币库存备付充足,可向境外来华人员、我国居民提供外币现金兑换和小额现金兑换服务。同时,该行ATM机具可全量受理境外发行的银联、维萨、万事达、JCB、美运、大莱等主流卡组,支取人民币现钞。自助设备渠道可实现外国人永久居留证中英文业务受理,ATM交易界面支持中、英、日、韩多语言服务,现金自助设备在支付便利化工作中的作用不断优化提升。
人民银行山西省分行表示,该行正指导各银行、支付机构利用“线上+线下”渠道,加强境外来晋人员支付服务政策宣传解读,并建立外籍客户咨询与投诉处理机制,指导各机构开通外籍人士24小时咨询热线,为境外来晋人员支付便利“保驾护航”。
本报记者张巨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