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来,永和县把重点群体就业摆在突出位置,围绕“引进来、稳得住、送出去”战略部署,以扶持企业、技能培训、劳务协作等为抓手,盘活人才源动力,实施精准、优质、高效的就业服务,打好“组合拳”,走出了一条独特的稳就业促增收的路子。
引进来——激发就业活力
初见姚海娜时,她正心无旁骛地紧盯电脑屏幕,双手在键盘上飞快地移动着,仿佛钢琴家灵活地按动琴键。
每天,姚海娜和同事们都会通过贴标签、画框、排序、找不同等方式,为文字、图像、语音做标注,喂养AI。人工智能对永和——这个偏远小县城来说属于格格不入的新事物。“我是数据标注员,为人工智能产品做大数据积累的那种。”通过县人社局举办的大中专毕业生招聘会,姚海娜和一众小姐妹入职永和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工作几年后,我在这里找到了自己的个人价值,也坚定了我要留在永和发展的想法。”
在县委、县政府的大力支持下,永和县爱豆科技有限公司为当地人才培养和就业市场带来了一股新风,吸引大量人才回流,逐渐引领了当地职场风向。
深受年轻人青睐的爱豆公司只是永和县引进扶持中小微企业稳就业拓岗位促增收的一个缩影。近年来,永和县持续优化投资环境,坚持“商才”同招、“资智”双引,落实落细优惠政策,吸引了大批外来企业和项目落户、许多专精人才扎根。仅在太原市永和商会挂牌成立的永和县招商引资工作站和永和县人才工作站就举办招商引才、“双招双引”系列活动7次,签约招商引资项目6个。2023年,永和县共为4家企业提供场地租赁补贴,为155家企业提供创业担保贷款1727万元;随着企业落地发展,就业岗位也随之增加,全县城镇新增就业4000多人。
有健康发展的产业,才会产生更多的就创业机会和岗位,也才能刺激更多人才回流。为此,永和县以创建专业镇为契机,推动本地企业与国内相关领域重点企业点对点对接。下一步,永和县将加大政策支持力度,统筹引导项目、资金、人才、土地、能耗等各类资源要素向专业镇汇聚,发展就业富民拉动效应明显的产业,全面激发就业活力。
稳得住——夯实就业保障
“引进来”只是第一步,“稳得住”才是保持就业增长的关键所在。
为了提高岗位留存率,永和县放宽政策、放开市场、放活主体,健全灵活就业劳动用工和社会保障政策,激励更多中小微企业、个体工商户等吸纳就业;在创新支持创业、创业带动就业的良性互动中,落实各项创业奖补政策,凝聚稳就业“向心力”,使越来越多的人选择返乡创业。
2020年,乾坤湾乡东征村的刘晓辉从北京返乡创业。经过详细的市场调研,2023年他开始带领村民在电商平台销售家乡的农副产品,当年销售额达50多万元,带动8户村民年增收1万多元。“把家乡特色推向更广阔的市场是我的梦想,吸引我回乡创业的是家乡的发展变化。相信今后会有更多的农户加入我们,创造更大收益。”刘晓辉自信满满。
近年来,永和县将提升就业服务质量作为推进实现更高质量就业的抓手,充分发挥就业服务站及“零工市场”功能作用,通过认定就业帮扶车间、开发公益岗位、启动线下线上专场招聘会及“一对一”精准帮扶等措施,努力拓展就业空间扩岗位,带动就业富民。去年,全县开发就业帮扶公益性岗位54人,实现每个家庭年增收9600元;15家就业帮扶车间带动569人实现就业。今年,仅“春风行动”系列招聘活动就提供就业岗位2000余个。
“我因照顾两个上一年级和上幼儿园的孩子,一直没找到时间合适的工作。去年应聘到花儿朵朵后,我利用闲暇时间完成编织串珠、珠花等工作,每个月有1800元的收入。”望海寺乡社里村村民张霞说。
在县政府引导下,2023年花儿朵朵布艺手工坊成立,按计件的方式分配工作,工作时间灵活且对年龄无特别要求,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部分社区失业人员和易地搬迁户的就业问题。“我们提供的工作岗位既能让大家享受家的温暖,也能在照顾家庭之余增加收入。目前公司共签约员工170余人,其中易地搬迁户50余人,员工人均年收入1.6万元以上。”公司负责人药婷婷向记者介绍。
专业镇的发展就业富民带动面广,能为就业创业和群众增收提供支撑。在创建肉羊专业镇过程中,永和县发挥养羊传统优势,在羊产业发展上延链补链扩规模。今年,他们正式对外发布“永和枣羊”区域公共品牌,品牌产业链将在种养销各环节产生大量就业岗位,提高全县劳动者就近就地就业的可选性。
送出去——拓展就业梦想
“李老,该下楼晒太阳啦。”“好啊。今天就到喷泉那里转转吧。”4月27日上午,在北京一处居民楼里,永和县芝河镇龙吞泉村的陈青红仔细地帮老人穿好外套。
得益于县里提供的免费技能培训,今年53岁的陈青红先后在太原和北京从事“育儿”和“护老”工作。“原先想都不敢想,我一个农村妇女现在一个月7000多元的工资,我要趁着身体允许,好好干几年。”
近年来,永和县紧扣就业发展趋势,依托各乡镇就业服务站及村“两委”班子开展就业意愿调查,摸需求,建台账,以普惠制培训、企业在岗培训、“订单式”培训和创业培训为主要形式,结合培训就业意愿和市场需求,开展一系列针对性强、实用性高、有效性久的劳动技能培训,全面提升农村劳动力的就业竞争力。2020年以来,全县共计投入300余万元用于各类岗位培训补贴。
“我们紧盯农村劳动力就业意愿和企业用工岗位需求,在北京、太原、西安、广州等地建立一批长年劳务合作基地,实行选拔、培养、输送、上岗一条龙服务,推动培训、就业无缝衔接。”作为永和县技能培训和劳务输出排头兵的永和县好帮手人力资源服务有限公司董事长李爱红对“送出去”有着自己的见解。在她公司的互联网数据大平台里,从就业岗位,到就业种类,再到就业方向等就业人员信息都被详细记录,相关配套措施一点即出。
为解决本地富余劳动力问题,永和县将劳务输出作为促进就业的突破口,打造“永和好帮手劳务输出”品牌,创建“培训+就业+服务”一体化培训就业模式,使外出务工人员不仅能顺利找到工作,还能凭借自身的专业技能和服务质量获得更好的职业发展,进一步提升了整个地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去年,我们协调乡镇、财政为2423人发放务工就业稳岗补助290.76万元,实现了符合申报条件的外出务工人员稳岗补助应报尽报,解决了大家的后顾之忧。今后,我们将持续加强与县外大型用工企业对接,组织召开大型就业招聘活动,推荐就业岗位,鼓励更多的人到县外就业。”县人社局副局长李鹏说。
本报记者张丽媛 本报通讯员冯永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