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5日一大早,伴着隆隆的机器声,平定县岔口乡红富庄村的一片农田里,阳泉市丰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的农机手赵根所熟练操作,不一会儿就完成了整片地的撒肥、旋耕。“全市的农机化新技术新机具培训现场会要在这里举行,我得抓紧通知其他农机手把合作社的各式农机开到田间地头,现场会上它们可是‘主角’。”赵根所说。
不到20分钟,合作社的精播机、品字摆放播种机、高地隙植保机、植保无人机等迅速集结,一字排开的阵容成了田间的亮丽风景线。“听说这里好几台农机是新引进的,咱看看它们的实际表现,效果好的话咱也置办几台。”“农机选得好、用得好,单产提升就有希望。”……种植大户们围着各式农机聊得起劲儿。
上午10点,现场会正式开始。品字摆放播种机帅气登场,采用大垄双行、单元多株的方式将玉米种子播撒入田。驶过之处,玉米种子每4颗为一个单元,三个相邻单元呈“品”字结构。“这台品字摆放播种机是我市首次引进的,运用品字摆放播种机的地块每亩大约增加1200株,对提高农作物单产很有帮助。”阳泉市农业机械发展中心主任杨秀明向大伙介绍这台新农机。
“快看,农机手不用手扶方向盘,播种机也能走得这么直。”种粮大户王永亮的一声惊叹,引得大伙儿纷纷朝向由远及近的一台播种机看。在北斗导航辅助驾驶系统的精准定位下,播种机正沿着设定好的路线匀速前进。“有了这个辅助驾驶系统,就能为农机手解放‘双手’,后期机收作业中可能产生的浪费也会大大减少。”阳泉市丰鑫种植专业合作社理事长王银富说。
高地隙植保机、播种覆膜一体机……推动由“靠天收”向“慧种田”转变,少不了这些种田新“主力”。人们一边看一边热烈讨论,仿佛已经看到了秋日丰收的样子。
郭鑫璐 王秀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