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版:副刊

《吕梁山上》壮美与崇高的演绎

  1917年,苏联电影工作者吉加·维尔托夫以汇编的形式,对已播放的新闻影像进行了二次编排,从而形成新的叙事逻辑,文献纪录片的雏形由此产生。从1927年中国第一部文献纪录片《国民革命军海陆空大战记》到1993年纪录片《毛泽东》第一次使用“文献纪录片”这一称谓,中国文献纪录片的发展经历了近百年的历史。一直以来,兼具历史情怀与人文精神的文献纪录片,因其“书写”历史和价值塑造的功能,具有极高的史学价值、文献研究价值以及精神价值。
  五集文献纪录片《吕梁山上》,以红军东征、抗战时期创建根据地等历史事件为背景,通过《东征序曲》《保卫黄河》《民心众志》《矢志不渝》《厚土燃情》五大主题将典型人物、重大事件进行串联,反映出毛泽东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的丰功伟绩,凸显了中国共产党在抗日战争中的中流砥柱作用,展现了可歌可泣的吕梁革命英雄事迹,生动诠释了“艰苦奋斗、顾全大局、自强不息、勇于创新”的吕梁精神。

时间叙事:历史的回望

  纪实性是纪录片最基本的美学特征,通过非虚构叙事的影像,借助影像化的时空轴对历史进行回望,在记录时代风貌的同时,也保存并唤起了精神共同体的集体记忆。
  文献纪录片《吕梁山上》,通过在时序、时距、时频上的交叠叙事,完成了从晋西大地不屈的脊梁到保卫延安坚固屏障的历史再现,勾勒出从进出延安的交通要道到支持华北敌后抗战坚固堡垒的雄壮轮廓,描绘了从激荡人心的历史风云到感人至深的英雄群像。打破了以往纪录片传统“线性”叙事方式,转而采用“网状”叙事,即通过多视角、多链路、多线索的表达,力争客观呈现历史的全貌。这种独特的叙述方式使得该纪录片从整体史观的视角出发,实现了从二维到三维的叙事转化,以及历史与现实的有效互动。
  在叙事时序上,文献纪录片《吕梁山上》通过蒙太奇、闪回和倒叙等多种打破时间线轴的表现形式,多层次、多样态的谱写了气壮山河的历史篇章。该片既有以事件发展脉络为主线的正时序,例如:第一集《东征序曲》中,以红军东征的推进为线索,以该事件的重大时间节点为骨架,较为完整地呈现了红军东征这一“百里黄河上的伟大斗争”。还有以倒序手法进行故事铺陈的逆时序,例如第二集《保卫黄河》中,战地摄影记者福尔曼以第一口吻,回顾了他与贺龙的革命友谊,再现了贺龙指挥一二〇师东渡黄河,开赴山西抗日前线,巩固晋西北抗日根据地的史实。在叙事时距上,文献纪录片《吕梁山上》通过片头的故事概要、典型事件的多重延展、多元勾连和穿梭于历史与现实的恰当省略,把观众的视听节奏进行了巧妙地调动和精准的把控,让观者更细腻地感受到历史的“在场”。在叙事频次上,《吕梁山上》通过单一叙事、重复叙事、集叙叙事的多样态表达,进而在讲述历史、分析历史和解读历史中,达到纪录片实在的、象征的“记忆之场”。例如,第三集《民心众志》中,通过马烽的生花妙笔、牛有兰的独具慧眼、刘少白的苦心经营,展现了晋西北革命根据地民众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众志成城复兴民族国家朴实且宏大的心愿。

空间叙事:现实的观照

  文献纪录片是以史实为圆心、以人物和故事为半径,在现实世界圈画出的一方空间。通过视听元素的搭建,影视化的创作手法在作为实在空间的物理叙事与作为精神空间的心理叙事中完成了历史空间与隐喻空间的构建,并实现了对现实世界的回文观照。
  文献纪录片《吕梁山上》,借助珍贵影像、情景再现、采访对象口述等形式搭建起了可观可感的视觉空间,从《东征序曲》中选取2017年《新闻联播》里习近平总书记来到山西的画面,到《保卫黄河》中福尔曼镜头下的中国,到《民心众志》中版画家李少言创作的抗战版画,再到《矢志不渝》中《晋绥日报》刊载关于刘胡兰就义的文章,最后到《厚土燃情》冯直之女对冯直研制炸药的回顾,生动立体地再现了吕梁人民在投身伟大事业中所孕育出的吕梁精神之伟力。视觉语言往往擅长写实空间的营造,文献纪录片《吕梁山上》充分挖掘听觉语言来打造写意空间,则是该片空间叙事的另一大突破。《吕梁山上》通过解说词、音乐和音响等手段的运用,进一步弥补了视觉空间延展的局限。例如《东征序曲》中,一位目睹了红军东征的近百岁老人,在回忆当时的场景时,哼唱了政训队员所教唱的歌曲,这便成为打开记忆空间的叙事钥匙,给予观者更丰富的想象空间。在视听空间组合呈现历史风貌的基础上,《吕梁山上》还通过拍摄角度的多变、空镜头的推拉摇移以及画面色彩的对比构筑起文献纪录片的隐喻空间。例如,奔腾咆哮的黄河、巍峨壮丽的太行山是在《吕梁山上》中出现频率较高的空镜头,在调节情绪的同时,也进一步表现出吕梁精神自强不息、敢于斗争、不屈不挠、久久为功的精神气质。再如《吕梁山上》在历史与现实的交叉叙事中,利用冷暖色彩进行对比,旨在表明战争的残酷与现今的生活的美好,进一步打造意境空间,完成了对特定情绪的强调。

价值表达:时代的回响

  文献纪录片作为一面观察社会、反映时代的镜子,其突出个人形象、展现时代变迁的叙事策略以及充分利用影像艺术的时空假定性,通过对革命历史的深入解读和广泛传播,对红色文化的深入挖掘与传承,在发挥纪录片传播历史文化作用的同时,将当下与过去,现在与未来连接起来,形成了基于地域特征和集体记忆的价值表达。
  文献纪录片《吕梁山上》,借助媒介记忆完成了对个人记忆、集体记忆、社会记忆和历史记忆的串联,通过对代表性人物、重大历史事件以及在此基础上引发的民族共情感,共同诉说着中华民族的抗争与辉煌,也生动地诠释了顽强拼搏、自强不息、一往无前的民族魂。《吕梁山上》以历史之镜、真实之光,对历史细节进行了影像化的抓取和精心编排,构建了一系列引人入胜的革命故事。该纪录片在人物的选取上,可谓用心,既有以毛泽东、贺龙等为代表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也有以笔为枪的马烽等文艺大儒;既有扎根中国的外国记者,也有献身革命的女战士;既有近百岁老人的见证回忆录,也有革命后代的忆往昔峥嵘岁月。在年龄、身份、职业等多维度交织的人物形象中,吕梁人民的形象跃然银屏,拉近了与观众的距离。这些人物故事既忠实于历史,又释放出电影化艺术的感染力,使得该纪录片在传达历史信息的同时,也能够引发观众的情感共鸣。在五集体量的纪录片中,以人表事,以事承情,构筑起人、事、情的三角场域。前两集主要以红军东征、创建抗日根据地两大事件为经线,后三集主要以人物群像的描绘为纬线,20多位人物的立体呈现,擦亮了吕梁精神这一中国共产党精神谱系的闪亮坐标。
  在黄土高原丘陵沟壑间,一代代吕梁人接续谱写着革命斗争与艰苦创业的时代华章,吕梁精神是我们奋进新时代、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征途中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
  时代在发展,但精神却是永恒的。吕梁精神在冼星海谱写的《在太行山上》的旋律里,在电影《谷子地》的剧情里,也在文献纪录片《吕梁山上》的画面里,更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火热实践中。

李刚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8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5-06期

  • 第2024-05-05期

  • 第2024-05-04期

  • 第2024-05-03期

  • 第2024-05-02期

  • 第2024-05-01期

  • 第2024-04-30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