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03版:沿着总书记的足迹

【沿着总书记的足迹】云冈石窟:千年瑰宝绽放时代光华

  • 游客在云冈石窟第12窟内驻足观赏。

  • 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技术人员正在讨论壁画拼接工作。

  • 图为各地游客在云冈石窟第20窟露天大佛前拍照留念。

  • 文物修复人员牛红兵正在第六窟做修复工作。

  • 云冈研究院文旅融合发展中心主任崔晓霞与讲解员分享讲解经验。

  •   山西历史文化悠久、文化灿烂,历史遗存极为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文旅资源优势。“历史文化遗产是不可再生、不可替代的宝贵资源,要始终把保护放在第一位。”2020年5月11日,在云冈石窟考察时,习近平总书记殷殷嘱托。循着总书记指明的方向,我省坚持保护第一、传承优先的理念,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水平,全链条推动文旅产业提质升级,大力弘扬优秀传统文化,充分展现了文化资源大省的使命担当。
      近年来,云冈研究院在文物保护研究利用和云冈学建设方面均取得了显著成效,同时不断探索文物活化利用有效途径,让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焕发出更加蓬勃的生机与活力。云冈石窟就是我省文物保护利用工作的缩影,集中展现了我省全面提升文物保护利用和文化遗产保护传承的新成效。
    背景链接
      在加强文物系统性保护、服务全省发展大局上,我省不断强化系统保护和整体保护理念,实施国宝级文物重大保护,推动了多个重要文物的保护和修缮工程。这些工程不仅涉及云冈石窟、五台山等重要文化遗产,还包括了镇川堡、新广武段、李二口段等13个长城重要点段保护利用项目,以及芮城县清凉寺大雄宝殿、永济市万固寺等黄河流域文物遗存保护修缮、元代及元以前早期木结构古建筑覆盖性抢救工程和彩塑壁画抢救性数字化保护专项工程。
      在健全文物保护机制上,我省通过优化考古前置工作机制,完成了大量考古调查和勘探项目。通过落实政府债券和安排低级别文物保护项目,晋城市古民居成功入选国家文物保护利用示范区名单。同时,在革命文物保护方面我省也走在全国前列,率先成立晋冀豫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联盟,创建了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省级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基地、山西革命文物协同研究工作联盟(馆校合作联盟)。
      在守牢文物安全底线方面,我省深入推进文物博物馆单位文物安全直接责任人公告公示,着力解决文物安全责任落实“最后一公里”问题,指导各市利用政府一般债券,加快建设低级别文物安全监管系统,推动建设山西省文物局不可移动文物自然灾害预警应急平台,加强监测预警预报。完成两轮国保、省保单位安全巡检工作,组织长城专项巡检,重点督办晋中猫儿岭墓群、运城匼河遗址、西王村遗址和河曲罗圈堡未批先建等突出问题,这些有力措施不仅确保了文物安全责任的有效落实,还为文物保护工作提供了坚实的安全保障。

    王荔

      巍巍武周山,悠悠十里河。五月的暖风再次拂过千年云冈。在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云冈大景区接待游客量突破20万人次,同比增长12%,创历史新高。云冈石窟以其独特的历史文化底蕴、优美的旅游环境,成为众多游客假期出行的首选之地。
      近年来,云冈研究院不断加强云冈石窟文物修复保护力度,整合省内资源、国内研究力量,加强学术研究,坚定文化自信,用考古实据给出历史答案,深入挖掘文化遗产背后的文化内涵,让云冈这张文化名片越来越亮。

    科技赋能 保护日趋精细化

      “每一项都要写清楚、写明白。洞窟当天的气候、温度、湿度,病害的类型、规格……”5月6日,走进正在日常保养的第六窟,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孙波正在告诉学生如何记录洞窟检测的相关数据。脚手架上,只见修复师们有的拿毛刷,有的拿注射器,对石窟细微的病害进行修复并记录。每年绝大部分时间,只要条件合适,修复师都会针对起翘、裂隙等病害对石窟进行保养修复。
      “不光要用文字和图纸来对病害治理过程进行全记录,更需要借助科技新手段,就像医生治病,用‘中西医结合’的治疗方法对石窟进行有效保护。”孙波介绍,近年来,云冈石窟运用的文物安全检测新手段让保护更加精准,使用仪器避免了检测时用手去摸或敲,对文物也是一种保护。
      在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副主任闫宏彬的办公桌上,放着厚厚的一份《云冈石窟年度监测报告》,里边详细记录着2023年一年来云冈石窟遗产监测的各类数据信息。“任何时候,保护石窟都是我们的第一目的。通过一系列保护效果评估体系建设,将相关勘察方法和监测方案等一系列经验进行推广应用。”闫宏彬说,“云冈石窟保护逐渐实现从抢救性保护向预防性保护、科学性保护转变。”
      历经1500余年时光,云冈石窟的不少石刻风化严重。从20世纪60年代开始,云冈石窟陆续开展“三年保护工程”“八五工程”,最大限度保证了石窟的安全。2008年至2011年开展大景区建设工程,彻底改善了石窟保存环境,之后云冈石窟陆续开展防水工程、危岩体抢险加固工程等,彻底解决了云冈石窟的稳定性问题。
      如今,石雕表面劣化问题已经得到了有效遏制,云冈石窟的保护正从本体保护转向精细化的日常保养维护、预防性保护,逐渐形成完善的技术体系和保养标准。

    活化利用 让文物更有生命力

      “喜欢石窟艺术的一定要到云冈石窟看看!”“认识大同,应从云冈开始!”社交媒体上,网友们纷纷分享自己的体验和攻略,千年文化遗产实力“出圈”。在第19窟前,游客们纷纷单臂上举与大佛“击掌”,一幅穿越千年的历史画卷徐徐展开……云冈研究院深入挖掘云冈石窟蕴含的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历史内涵,创新传播方式,拓宽传播渠道,全方位向游客讲好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故事。
      前不久,同济大学学子在学校感受了北魏文化魅力,由省委组织部主办,大同市委组织部、云冈研究院承办的“灵岩化工:云冈经典艺术展”,一经开展就受到了众多师生的喜爱,大家都说大同把云冈“搬”到了上海,在校园偶遇云冈石窟“上海分窟”。
      而在云冈院史馆的《图纸记忆:第16窟的保护工作》同样吸引着大量参观者。“这些珍贵图纸、照片,详细记录着当时保护工作的具体内容,有机会带着学生们来研学,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什么是震撼。”从福州慕名而来的黄先霖激动地说。
      进洞窟、拓瓦当、听讲座、修壁画……与艺术品零距离接触、与艺术家零距离交流,云冈研究院通过科技、教育等方式持续赋予文物新的生命力和时代内涵,推动文物活化利用,在涵养文化自信中书写更多“双向奔赴”的新故事。
      “研学者可以沉浸式体验翻制、绘画、搭建等,在一看一听一学一试间,让文化研学与旅游市场接轨,领略文化的无限魅力,助力非遗保护传承和持续发展,让云冈文化得到更有生命力的延续。”云冈研究院研学基地负责人文莉莉说。

    加强科研 推动云冈学纵深发展

      在云冈石窟第20窟大佛西壁,有一尊残损的立佛造像,历经岁月洗礼和人为损坏,这尊造像脚部以上早已损毁不见,令人叹惋。不过现在,通过3D打印技术、虚拟修复技术将其复原,整体面貌展现在人们眼前。大家很难意识到,这尊造像的原件,竟是数千片残片。西立佛的“重生”,是近年来云冈石窟在数字化保护领域一系列探索和成果的缩影。
      在保护好石窟本体文物的同时,为实现文物信息永久保存、永续利用,数字化是必经之路。
      数字档案的建立,也为研究人员用新方式“守护”云冈打开了更广阔的空间。目前,云冈石窟洞窟高精度数字化保护工作已完成石窟总量的2/3,数据精度可达到8K、0.03毫米。其中,第13窟数字化重建与三维信息系统构建项目,突破了国内大型单体高浮雕石窟寺的整体洞窟高精度三维建模技术难题。编制完成了4项文物数字化地方行业标准,其中一项成为中部六省文物地方行业标准。
      去年,山西大学图书馆/山西数字人文研究院与云冈研究院联合发布“云出云冈——云冈学文献知识库”,这是中国首家云冈学文献信息资源与服务数字平台,为云冈学学科的发展提供文献保障,同时也为交叉学科研究、数字人文研究提供实践研究样本。
      作为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云冈研究院坚持“科研立院”,与山西大学、兰州大学、郑州大学、四川大学、浙江大学和敦煌研究院、龙门石窟研究院、大足石刻研究院共同成立中国石窟文化联合研究生院,并举办一系列课题研究及学术研讨活动,全面推动云冈学研究向纵深发展。
      此外,云冈研究院编写的《1992—1993年云冈石窟窟前遗址考古发掘报告》已出版。目前,该院正在加快《云冈石窟艺术分类全集》《山西国保古建筑档案·观音堂卷》和《云冈石窟第12窟数字化考古报告》的编写工作。同时联合山西大学、山西大同大学,积极推进中宣部“平城与北魏丝绸之路与民族融合的科技考古研究”重大基础研究项目。
      如今,越来越多的人来到云冈,从过去的几小时到现在可以待一整天。正如云冈研究院院长杭侃所说,“蓬勃发展的云冈学正在赋予云冈更加饱满的形象。我们也希望依托各方资源力量共同推动云冈学研究工作,让云冈学走向国际。”

    赵志成 姚晓敏

    特写1
    毫厘之间尽显绣花功夫

      “每一块石头、每一尊造像,背后都藏着故事。找到‘病因’并修复它们,是我们的责任和义务。”
      5月6日,蔚蓝的天空下,“真容巨壮”的云冈石窟景区仍是游人如织、热闹非凡。走进正在保养的第六窟,这座被誉为“云冈第一伟观”的洞窟虽历尽千年沧桑,仍显华美绚丽。近15米高的洞窟里架起了7层脚手架,文物修复人员正在抓紧有利时间,对石壁造像进行修复。与窟外的熙熙攘攘不同,安静和专注成为窟内修复现场的关键词。在离地七八米高的脚手架上,文物修复人员昝斌正全神贯注地用特制的工具一点一点地将修复骨料抹在造像裂隙处,并反复观察涂抹位置是否合适。即使早已技艺娴熟,但一抹一刮间,他的每个动作都小心翼翼,生怕对雕像造成影响。对他而言,这不仅是一项工作,更是一次跨越千年的对话,是对古代匠人智慧及艺术的致敬。
      岁月流转,起翘、裂隙、风化等10多种病害不断侵蚀着云冈石窟。“我们的工作更像医生,这里不仅是我们的‘问诊室’,也是‘手术台’,半点马虎不得。”现年53岁的昝斌声音虽低,话语却直抵人心,一张凳、一面墙、大大小小十几件各式工具便是他的全部。“我们会先找到文物的‘病因’,然后对症下‘药’,许多工具都是文物修复人员针对石窟修复自制的。”云冈研究院文化遗产保护与监测中心工作人员孙波说,“以昝师傅所用的填充物为例,这些材料与岩石习性相近,抗老化功能明显,确保修复的安全性。”
      造像发髻表面开裂、左肩出现起翘现象、左手存在空鼓情况……在进行修复前,工作人员早已将洞窟内各处病害的位置、类型、危险等级等具体情况记录在洞窟保养日志中。“文物病害调查和修复可以说就在毫厘之间,靠的就是一番‘绣花功夫’,有时甚至1厘米的病害要花上一周时间修复。”顺着孙波手指的方向看去,那本厚厚的保养日志上密密麻麻地写满了笔记,甚至有些材料的使用量已精确到了克。“每一处病害都有它自身的归档,相当于造像的‘病例本’,后续我们也要将其录入数字系统,建立准确的电子档案,方便大家随时翻阅,讨论修复方案。”

    本报记者李强

    特写2
    用心用情讲好云冈故事

      “游客朋友们,现在我们参观的是‘昙曜五窟’的最后一窟——第20窟。由于洞窟前面那块立壁在开凿中期崩塌,所以洞窟显露在外,但大佛还是岿然独存……”记者见到马叶霞的时候,她正在认真地为远道而来的游客讲解。马叶霞所学专业与旅游有关,一毕业就选择了讲解员这一工作,一干就是12年。
      由于住在市区,马叶霞每天都需要开车提前从家里出发,赶上节假日,提前2小时出发也是常有的事情。马叶霞告诉记者,云冈石窟的解说词并不是固定的,讲解员可以根据不同的情况,自己总结要讲的内容。对于讲解员这份工作,马叶霞表示,能够通过自己的讲解,让更多的人了解云冈文化,是非常有意义的事,希望自己能够成为云冈文化宣传的“明信片”。
      近年来,云冈石窟景区的游客快速增加,游客对讲解的需求量变大,对讲解的质量也提出了新的要求。有鉴于此,每年景区都会对讲解员进行相关培训。云冈石窟景区对于自己的讲解员有着严格的管理和要求。讲解员分为金牌、银牌、铜牌、普通四个等级,同时,要求讲解员每年独立完成一个专题,以便于他们更好地了解云冈,提升专业素质,形成自己的独特风格。
      云冈研究院研学基地负责人文莉莉介绍,景区目前共有讲解员330人左右,其中包括季节性讲解员,讲解员的数量在不断增加。作为世界级文化遗产,景区也不乏外国游客的身影,因此,云冈石窟也提供了针对性的外语讲解服务。“目前,我们这里的外语讲解员比较少,正在对外招聘能胜任的外语讲解员,未来,我们的外语讲解员会成为一个个文化使者,讲好云冈故事,宣传云冈文化。”

    彭国强
    本版图片:赵文贵

    分享到:

    过往期刊

    • 第2024-05-11期

    • 第2024-05-10期

    • 第2024-05-09期

    • 第2024-05-08期

    • 第2024-05-07期

    • 第2024-05-06期

    • 第2024-05-05期

    • 第2024-05-04期

    • 第2024-05-03期

    • 第2024-05-02期

    分享到微信朋友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