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推进乡村振兴的新征程中,长子县牢牢牵紧农业高质量发展这个“牛鼻子”,着眼科技赋能,聚焦新质生产力,积极引育人才,多措并举激发活力。从“中国大青椒之乡”享誉全国,到“上党米粮川”领军三晋农业第一方阵,再到打造“全省一流现代农业强县”,一路走来,长子县不断前行,接续交出靓丽答卷。
藏粮于技 守护“粮袋子”
立夏时节,在长子县鲍店镇宫家庄村的农田里,种粮大户王建堂正查看玉米的发芽情况。“去年,这块地采用‘晋技+晋种’,创出平均单产2447.1斤的记录,这让我们信心倍增。今年,一定得把试验做好,把好品种筛选出来,把好技术应用好。”对于承担着试验重任的王建堂来说,种植管理的每一步都不敢马虎。
从2023年开始,长子县实施创建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项目,集成推广垄沟转换“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有机旱作集成技术、玉米渗水地膜覆盖旱作高产技术、水肥一体化技术、“一喷多促”绿色防控增效技术等集成技术,辐射带动玉米大面积均衡增产。
今年,长子县持续实施玉米单产提升整建制推进县项目,着力打造5万亩垄沟转换“一免五增”艺机一体化有机旱作集成技术基地,扎实开展“吨粮田”建设,让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显现更加持久动力。
与此同时,当地还注重构建高标准农田建、管、护一体化全过程长效机制,引导农户惜田爱地。目前,全县已建成高标准农田62.04万亩,亩均粮食产能增加10%以上,亩均增产可达100斤。今年在建成的高标准农田上,长子县新建1.58万亩灌区,新开工10万亩玉米单产能力提升工程。
去年,长子县在乡镇试点成立农业生产托管服务中心,提高农机使用率,与托管主体共同制定玉米、大豆、小麦等套餐模式标准,实现主体通过规模受益、农户多渠道增收的双赢效果。2023年,全县农业生产托管面积达到10万亩。
农业大发展,农机唱主角。在全面落实农机购置补贴政策的基础上,长子县不断加强县级配套政策支持,有力推进“机田证”一体化,使机收提升产能15%,机收减少损失1.5%。支持引进高端智能农机装备投入生产,在农机合作社试点开展提档升级工作,装备智能化监控平台和农机化综合管理平台,购置无人植保机和多光谱航测无人机等设备。2023年全县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率达78.6%。
政策扶持 拎稳“菜篮子”
这几日,在宋村镇小庄村设施蔬菜大棚内,长子县农业农村局高级农艺师王旭,正在为种植户讲解春播大青椒的水肥管理技术。对于小庄村群众来说,这些年种大棚很“甜”,时常有专家上门服务,他们种田施肥都是“按方抓药”。
近年来,长子县大力发展以现代设施农业为载体的“一县一业”,不断推动农业产业提速、提档、提质。先后出台《长子县“一县一业”青(尖)椒产业全产业链服务实施方案》等系列政策措施,鼓励扶持现代设施农业,采取“两叠加+三段补”方式,对青(尖)椒产业进行全方位奖补,仅2023年累计拨付奖补资金2.6亿元。2023年,全县新发展高标准设施大棚3300多座,新增青(尖)椒播种面积2.02万亩,累计播种面积达到5.02万亩。
一盘盘长势茁壮的蔬菜幼苗被打包装车,运往周边各地。作为长子县最大的蔬菜育苗基地,每年一到春季,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就是一派繁荣景象。谈起公司带来的好处,员工张玉玉感慨万千,“在家门口就能就业,收入很好。农村要想强,没有产业怎么行?”
涉农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县里对农业发展提供的强大支撑和优良环境。山西一田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正是看中了长子优越的水土条件和发展环境,才落户这里,在短短几年间迅速崛起。
在长子县丹西龙鑫现代农业示范园区的连栋温室大棚里,三五成群的工人正在采摘鲜嫩无比的彩椒。经过筛选包装,这些优质彩椒将会发往北京、广东等地的市场。
“县里提出要重振‘中国大青椒之乡’辉煌,并在政策资金方面予以扶持,我心里比喝了蜜还甜。”李生贵是长子县设施蔬菜开拓者之一,每天都会到示范园区进行技术指导,对于大青椒传统农业优势项目,他有着别样的执着。如今,技术更加成熟的各种大棚、品质更加优良的青椒品种、服务更加健全的保障措施,让李生贵看到了长子设施农业更加灿烂的未来。
多元发展 鼓胀“钱袋子”
种下“希望树”,结出“幸福果”。
眼下正是果树开花季节,在田间劳作的“80后新农人”侯今朝格外卖力。南陈镇申村丘陵上的300多亩梯田,是侯今朝的创业基地。
几年前,他在这里种下了苹果、玉露香梨、樱桃等果树,如今这些果树有的进入盛产期,有的开始挂果。得益于生态环境优良,这里生产的水果品质好、甜度高,每到收获季,仅靠采摘就销售一空。这几年的收入鼓胀了侯今朝的“钱袋子”。
同样,在南漳镇酒村的丘陵上,“80后”创业者韩亮正带着村民在这里种植党参。去年韩亮不仅在这里试种成功,还将丘陵下的陶清河水引上山,获得了不小收益。今年,他又将种植面积进一步扩大到400多亩,准备大干一场。
如今的长子农业,早已走出单纯种粮种菜的传统模式,向着更加丰富多元的经济作物挺进。这是长子县稳粮优经、调优种植结构结出的喜人果实。
根据当地自然气候、生态特征、资源优势、作物适宜性、生产习惯等因素,结合区域优势特色产业,长子县调整优化粮食生产结构,制定“二区多点”实施战略。二区即粮菜与健康养殖循环农业区、药果种植及生态涵养区;多点即有机旱作农业封闭示范区、高效农业园区和特色农业示范区。
其中,粮菜与健康养殖循环农业区布局在海拔1000米以下的平原、丘陵地带,在8个乡镇主要发展设施蔬菜、高产玉米种植及绿色健康养殖等产业。有机旱作药果种植及生态涵养区布局在海拔1000—1500米的山区、丘陵区,在7个乡镇发展有机旱作农业生产的同时,注重生态保育功能,丰富农业产业类型,主要发展连翘、苹果、梨、中药材等高附加值的经济作物。
长子县农业农村局党组书记、局长张慧杰介绍,2023年,长子县财政拿出近1亿元,对种粮大户、大豆种植、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种子种苗繁育、撂荒地复耕复种、地膜回收、设施蔬菜等27个方面进行补贴。试点开展大豆种植收入保险、特色种植保险,逐步健全农民种植收益保障。
向高而攀,向新而生。随着一个个业态的兴起,一个个产业的壮大,一批批年轻人的加入,一幅散发着泥土芳香的乡村振兴画卷在长子大地铺展开来。
本报记者李全宏 本报通讯员冯波